谈起我和《论语》,真是精彩连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慢慢地接触着《论语》这本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论语》这本书就像天书一样,我读起来实在是太困难了!妈妈白天让我自己翻翻论语看,借着注视翻译,可我对这却一窍不通。妈妈给我买的这一本却没有意思,妈妈想锻炼我,但几乎一个字都读不懂!可是,妈妈还是想让我读《论语》,每天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再加上书上的注释,到了晚上妈妈再给我翻译讲解出来。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着,妈妈给我翻译的第一条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经过妈妈的一点拨,我却全明白了意思是:“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呵呵,很有意思呀,当时我就觉得古代的人真的很精炼,把我们今天用白话文说的这么长的句子压缩的如此简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又表达的淋漓尽致,了不起!
正巧,周末的时候,我二哥(二伯家的孩子)打电话要来我家了,妈妈告诉我的时候,我简直手舞足蹈起来。打小我就和我二哥感情好,二哥也很疼我这个小弟,二哥要来,岂能不高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哥一进门,我伸出双手拥抱的同时,又说出了这句精典,“哎呀,豪豪都会论语了!”二哥说,妈妈也在一旁说:“你倒是会现学现卖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后来,老师也渐渐地引导着我们慢慢走进《论语》,而老师讲的是先从最简单的开始,我们第一次学习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而老师引导我们: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现如今,这句话被我们引用的很多,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又很不容易。
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银行办手续,柜台里面放着这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证,上面写着姓名:李煚 ,“煚”,这个字让我大跌眼镜,这个字是个什么字,我问妈妈,妈妈也说不上来,可是又不好意思问人家本人,本来人家正在工作问人家与工作无关的问题就很不好,更何况是问人家名字更不礼貌。我便独自嘟囔着,准备回去查字典。“这个字读jiong,三声,日光的意思。”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应声道。哎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么小的小女孩居然认识这个字,而我却不认,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样子,让我更加喜欢《论语》这本书,虽然书里记的很呆板,但是经过学习,却很有意思!读起来又那么上口!这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为,影响着我们的言论和行为。它以“仁”“礼”为核心,教育着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它启迪着我们去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