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寒假书香 之 跟着看云好读书(二)作文

2019-08-29 
寒假书香 之 跟着看云好读书 (二)日有所诵 日不间断——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1、归去来兮——还至生命本处   就
 

寒假书香 之

跟着看云好读书

 

(二)日有所诵 日不间断

——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1、归去来兮——还至生命本处

 

  就我所知,在“书香班级”的建设方面,薛瑞萍老师的教育实践是斐然的,是领跑者,国内无出其右者。即使是“芷眉”(常丽华老师)后来居上,也是看云的受益者。如今校信通正在开展“书香班级”大赛,我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都能从看云的书中寻找到你需要的读书的智慧。

 

  看云的“书香班级”不是一时的兴致勃勃,而是持久的心平气和;不是响应某位领导的号召,而是发自生命本身的需求;不是讲求外在、华而不实的活动,而是专注于孕育生命之流的“日有所诵、日不间断”,虽然不轰轰烈烈,但真正润泽生命,让读书滋养生命之根。(看云的班内没有常见的“红花榜”之关的玩意儿,看云说:“那得了红花的自然高兴,那没有和少得的呢?多么沮丧!”——当翼然告诉我“古诗文诵读活动”把她累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你们的孩子是否每天都在背?如果不是,这样劳民伤财的表演,有什么意义?”——“真正快乐的学习,真正幸福的成长,恰是沉静的——正如春雨中贪婪地吮吸着,枝叶往高处伸,根系往深处扎的草树。而且我相信,当我们的孩子从‘日有所诵’获得了属己的、内在的快乐,很可能——他们会对那样热闹壮观的表演不感兴趣。”)

 

  看老师目前出版的八本著作,本本都在谈读书。从创作时间(不是出版时间)来看,老师的书可以2004年暑假作个分野:《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引导》《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是对带前四届(重点是第四届)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一个小结,其中,《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引导》则是看云“鼓吹读书”的开韧之作;2004年8月30日,老师迎来了自己的第五届孩子,第三个一年级,归去来兮,“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在“教育在线”连载,并最终成书,顺理成章,就有了《请跟我来》《我们二年级啦》《书声琅琅的三年级》……,相对而言,《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做一个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是一本较为系统的看云对自己“读书课”的小结之作,主题更为集中,本文中的引文大多来自这本书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看云读教育理论》则为我们用原作的精盐调出了大锅美味的鲜汤——“好读书”在这里又有了新的一层含义,即容易读,“六经注我”的读书方式给每位同行者以启迪——原来教育理论这么有意思,丝毫不觉原书的枯燥。

 

  不管是在哪本书中,我们都能读到看云自己读书的影子,寻觅到看云咀过的书香。看云说:“所以喜欢教书,只是因为——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让我在上班时间公私兼顾、尽情饱读的一行。”且看“看云”如何读?——

 

  “在学校,我每天都要‘发声读’一小时左右,且读无定所:办公室没有人,我自可放声朗读;有人,我就去走廊——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刮风下雨或者阳光暴烈、寒冷难当的日子里,我就去空教室——总有一两个正上体育、音乐、电脑课的。

  上课,我肯定是要带上‘读本’的。考试和作文这样的黄金时间自不必说——学生预习、练习、背诵、讨论,只要有五分钟以上的时间,我就在台上端坐而读。下面安静,我的声音就极低;他们热闹,我就放开了嗓子。”《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不难理解看云的班级为什么能坚持“日有所诵”?因为看云自己就是一个“日有所诵、手不释卷”的人呀!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只有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养育出爱读书的孩子——这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

 

  从这两段话中,我们还知道看云喜好的读书方式是“发声读”。——这一点,我与看云不同,我喜好的读书方式是“默读”,所以我说:听《温暖2008》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朗诵”的魅力——《现代汉语词典》对“诵”的解释如下:“读出声音来;背诵;叙述、述说”。诵读与朗读相比,要求投入更多的感情,是真正的把书上的文字吸纳到自己的心中,再化为自己的口中语言表达出来。无论是《朗读手册》,还是“亲近母语”的《大声读给孩子听》都强调“发声读”,正因为此,“亲近母语”和看云才一拍即合——“亲近母语所倡导的理念、所探索的实践是空中楼阁吗?看云的阅读、读书课,带着孩子们背儿歌、诵童诗,她所做的一切,她的光辉灿烂似乎在印证着亲近母语。”——看云成了“亲近母语”的精神标杆,而看云也从“亲近母语”受益——在徐冬梅老师的影响下,给孩子们讲述童书,带领小组老师们一起读童书、带领城郊结合部的家长们一起读童书、写笔记。

 

  但需要强调的是,“读”并非只有“朗读”或“诵读”这一种方式。与“发声读”相对的,就是“默读”。如果说“朗读”是感性的,那“默读”则是理性的;如果说“朗读”是母亲在耳边的亲密絮语,那“默读”则是父亲那无声的深情目光;如果说朗读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学习方式(有专家把“书声琅琅”作为一节好的语文课必备的一条标准),那默读则是在学习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中普遍采用的学习方式,因为默读更有利于人透过文字去思考、去咀嚼,与文本充分对话,探究字里行间的逻辑与深意。

 

  有人说:默读是阅读的高级阶段。这话不错。但朗读会更让我们找到回归童年,亲近母语的感觉,而默读却似乎有些冷冰冰。所以,对学前儿童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而言,朗读是比默读更重要的读书方式,因为它犹如母亲般的温暖。虽然大纲和课标中都强调“朗读和默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二者都不可偏废一方。”在第一学段,就提出“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以致于有学者专门写文章质疑这个问题:“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学会朗读,才能学会默读……默读要求不切合实际”(石皇冠,《“语文课程标准”误解朗读与默读的关系》《内蒙古教育》2006年第1期,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到网上搜索)文章从脑科学、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在低幼阶段为什么“诵”比“默”要更重要,有理有据,让人赞叹!

 

  看云说:“对于一本好书,或者一篇好文,我能给予的最高评价,是好听好看——现在的阅读者,已经很少有像看云这样用呆功——愿意花很多时间、很大气力去发声读书了——所谓好听,就是那文字好得让你忍无可忍要念出声——要人给你念出声;好看,是先于内容而让你喜悦的那文章的模样……丑陋的文章,不需细读,一瞥可知:当陈腐、虚伪、机械、僵死的文字及意思堆积在一起的时候,黑压压、臭哄哄,感觉如在垃圾场。”

 

  看云的文字是美好的纯净的,读看云的文字,很轻松,短句子多,朗朗上口,有读诗般的感受。朗读是属于诗歌的,而默读几乎与诗歌格格不入,我现在才明白我为什么没有“诗才”,原来与读书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看云喜欢读诗,读《诗经》,读《吉檀迦利》,读《沙与沫》……,带着学生读《新编儿歌365》、读《新编儿童诗100首》、读《唐绝句·飞鸟集》、读《日有所诵》……

 

  2、日有所诵——不信诗意熏不来

 

  “日有所诵”,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师引领学生“日有所诵”,另一个就是教师自己的“日有所诵”。看云常说:“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整整5天没有读书,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觉得有浮躁之气生,早晨上班之前读了十几条的《幽梦影集》,感觉好了不少。……上午上班之前,读了七章《道德经》。……对于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内在需要也是为了保持一种上升的有活力的状态。”——“从前我拿工资尽自己读书写作锻炼了,哪里在班级和教学上认真用心?现在苦了!”

 

  因为讲座,太多朋友佩服我书香蕴藉、诗意流溢的口语表达。

  “你咋做到的呢?”在杭州,来自吉林通化的同行问。

  “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因为她俩的漂亮,更因为她俩的东北腔,我特别愿意多说几句,“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修炼——工作20年来,我的发声读书,几乎每天不少于半个小时。对我而言,这样的时刻,是超越平凡的幸福之旅。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不是源于灵魂的渴求,仅凭毅力,不可能做到。日复一日的这种修炼,与其说是坚持,不如说是但愿长醉不愿醒的精神享受。”

 

  在《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随笔的第三辑《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中,收录了19篇看云读经典的随笔,涉及《诗经》《论语》《孟子》《道德经》《世说新语》《沙与沫》《水母与蜗牛》《细胞生命的礼赞》《西西莉亚的世界》《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纪伯伦、狄金森、泰戈尔、刘易斯·托马斯、柯林·威尔森、乔斯坦·贾德、王小波……,这些书和这些人,别说读了,有的我还听都没有听到过。这就是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专业素养和人文视野,有这么多的经典作底,看云长成了一棵繁茂的大树。读了多少书,决定着你能走多远——这也是我走不出濮阳的重要原因。从亲近母语论坛中的“四(2)的故事”里得知,看云目前正在读《破茧而出——发现孩子的先天优势》,赶紧到当当网上订购一本,跟着看云读好书!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才是看云真正的“第一部著作”——是“薛瑞萍 著”,而不是“薛瑞萍 编”。“日有所诵”、“童化之路”,一路歌来……《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成为家长和教师争相传阅的教学手记,成为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的教育现象,一版再版,可以预言,此书必将和《帕夫雷什中学》《爱心与教育》一样,成为教育史上的经典。《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展现了看云文字的几大魅力:

 

  一、真实。看云并不回避自己班中暂时“跟”不上的孩子们(有10来个呢),对他们,看云也“恨”其慢——“几个慢孩子,偏偏不跟读,眼睛看外面,嘴巴不张开,于是走到跟前拧嘴,一共拧了三个慢小孩,他们和旁边看见的孩子的诧异的眼神,让我现在都觉得无地自容。”“然而辣手——比如点名和罚站还是要用的。”读到这些,同行们往往会心一笑,原来看云也……,是啊,看云也占用品德课时上语文,也把卷子拿回家让家长签字,唯其真实才可爱。看云从不讳言自己的“惩罚”——“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前进了。”

 

  二、俏皮。“小姑娘吃了一吓,立刻放下笔,瞪大了一双圆眼睛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我知道,如果我不先挪开目光,我俩将一直含情凝视下去。……乘大家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六目相对’,我赶紧服输……相看两不厌啊……”每次读到这儿,我都会忍俊不禁。

 

  三、直率。“告诉你!40分钟的课,堂堂我都好好上了;55份作业,本本我都认真看了,给定的教学任务我完成了,我也很累了。只要我对孩子是一视同仁的,有人考100分,你就没有理由为你孩子的不及格找我——原因肯定不在我这里,凭什么我要为你孩子多费心力?谁不疲倦?谁没有家?晚上,我也想休息休息;周末,我也想放松放松,我和想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让你‘跟我来’,原本就是没事找事。爱跟不跟,你除非你孩子是那不扶自直的天才,在别人跟上来的情况下,你由于你的懒惰,孩子相对落后了,我有什么话说的?”这段话又直又冲,很多一线教师读后都为之共鸣,真解气!然而,看云不是只停留在发牢骚上,她要“给他们洗洗脑子”,那21封“请跟我来”的公开信,见证了看云带动影响家长的过程。

 

  四、师爱。“你爱这个孩子,不是因为他好他聪明,而仅仅是因为他是你唯一的小小的孩子——世界上学习好能力强的孩子何止千万,可是他们和你有什么相关?请记住,喊你妈妈,只有这一个!所以,请用你合适的方式,全心全意地爱他!”师爱如母爱,但比母爱更宽广——“不用心,眼睛朝远处看,我就可以不喜欢他了吗?”——“因为,他也是我的孩子。”——点点爱心闪耀其中。

 

  五、哲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秩序生成的时机,却是一旦错过,补救艰难——闹的荒草一旦生根,必定乱蓬蓬拥塞了孩子的心灵,其中难以开出思静的花朵。而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这样的句子在看云的文字里随处可见。再比如:“也许放松更好些。靠天收吧,让他们(慢孩子)投身于学校生活的洪流,高高兴兴跟着混,顺势而行,能走多远走多远。心急火燎、怒气冲天地抓,只能使他们对功课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走向愿望的反面。……要心平气和;要承认差距;要灭掉强求一致、必将导致两败俱伤的控制欲;山高水低——各随其能——各随其性。……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要心平气和,要适度模糊。否则,两下里焦头烂额——相见苦愁。”

 

  六、简短。大多数的日志都是几百字,最短的只有一句。看云对学校生活的实录,原汁原味,很耐读。

 

  从内容上来说,《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更多地为我们展示了看云是如何在许多教师都头疼的一年级营造出读书的“场”的。看云不止一次地说:“语文不同于数学,语文是可以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慢慢悟的。”“有课外阅读作暖窝,生杮子是可以慢慢捂熟的。”“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语感和读书习惯的培养,是关乎一生的长远之计。在我看来,这是头等重要且一天都不能迟延、一次也不能放松的。如果你的眼睛只盯着应试,你就永远没有时间务虚。务虚的好处就在于,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备足雄强的后劲。无论如何,再难再累,也要挺住——将读书进行到底。”

 

  “小猫拉车,老鼠不坐。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明媚的阳光照进来,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着,流畅程度比上周好了很多。李智炫笑了,与之目光相遇的我,也笑了——其乐融融啊,不敢想象,在起始年级,没有这样的念诵,语文是怎样的枯瘠和可怕。 ”

 

  10月27日,《美丽的生命之流》,这是第一篇记叙“日有所诵”的日志,但这并不是“日有所诵”的开始,读儿歌应该是从拼音结束后就开始了。10月10日的信中提到“本周三开始,《新编365夜儿歌》每天2首,每首5遍,一周7天,总共14篇,熟读即可,教师不作背诵要求,会背当然更好。下周三,教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并逐一检查。”——每周三,是看云班级的“读书课”,每周两节连上。读书课的基本程序:背诵诗歌(儿歌)、预习诗歌(儿歌)、日记汇报、课外书朗读汇报、自由阅读。下面摘几段看云”读书课“上的文字:

 

  “2004年11月17日,从这天起,我们开始了读书谈话。……为什么喜欢?……除了有趣和好玩,我们有能说不一样的理由吗?”

 

  “学生装在书包里的“另一本”,大多是“奥特曼”、“流氓兔”、“走迷宫”之类,很少或者没有文字,我该推荐图书的,可是哪有时间去书店呢?……不,是《新编365夜谜语》!……这是一本好书。下课的时候你们可以读一读,猜一猜。这是我第一次推荐读物。”(11月23日)

 

  “读书课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强烈要求上台读‘另一本’好玩的书——读自己的日记。”(12月15日)

 

  作业速度有快有慢,快的孩子写完了,就掏出小而薄的课外书——悄没有声地看——难道,他们已经会默读了?……随“学校生活的洪流”——懵懵懂懂,顺流而下。只要那孩子的天性不是太憎恨书籍,长此以往,阅读的习惯,大约是可以熏出来的。(12月21日)

 

  “读背儿歌、汇报日记和‘另一本’的阅读情况——师生的写,应当是互相促进的。从本周起,我给他们读我的日记。”(12月22日)

 

  这是第196首,按照每天两首,日不间断的要求做下去,寒假一结束,他们就能背到第256首了。(1月19日)

 

  我们班的孩子大多数属虎,乳名为“老虎”的男孩不止一个。又有几个大块头——肉呼呼的,纯然是可爱至极的乖乖虎。(1月14日)……

 

  (不贴了,越贴越难过,我越来越想我的那批2004年入学的28个孩子了,那也是一群可爱的小老虎呀,为此,我还专门刻了一枚小老虎头印章呢。如果不安排我到教务,我也可以和看云一路同行,说不定,我比“芷眉”做得还好,那时,看云的铁杆三角里就多了一个“童心”了!就如看云所说:“我舍不得这帮刚刚上路的孩子,虽然地球离开谁都转动,可是因为我是爱他们的,所以总自做多情地以为:离开了我,刚刚上路的他们,好比被抛弃的孩子。”其实,留住一个好教师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教而优则仕”,而是让他带班。)

 

  看云的“日有所诵”的最早读本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新编儿歌365》,《小猫拉车》《长城长》是1月儿歌的第27、28首。“充分齐读之后是检查。14首儿歌,26人会背,不熟的有六人——“跟”的状态之好,让我舍不得丢下一个。”“说实在的,只要他们上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的路子,别说语文,所有功课的学习都将如同远航的帆船,拥有了持久强劲的顺风。可是,我的带他们读书,绝不光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为什么要选择《新编儿歌365》呢?看云说:“《365夜儿歌》是我儿子的启蒙读物,也是他最重要的识字课本。他是读熟了它,将上面的字都认识了——先具备了阅读能力,然后才去上学的。对于《365夜儿歌》,我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新编365儿歌》读完了读什么?感谢芷眉,芷眉对看云的意义不仅仅同行,还有相互激励和扶持。“你说吧,我来做!于是这一个寒假里,芷眉杂志里找,书籍里寻,网络上查,报纸上搜——终于有了《新编儿童诗100首》”“下午三点才从印刷厂出来,过几天,《新编儿童诗100首》就能到孩子们的手里了。”接下来,是《神奇的窗子》(127首),《用绳子牵着的月亮》(93首),还有《亲近母语读本》《日有所诵》呢……

 

  有人也许会问:“背这么多东西,不会忘记吗?”看云说:“忘记的有多少,悄悄地,在黑暗处滋润着根部的营养,就有多少;忘记的有多少,汩汩地,有风无风都令河水清澈畅流的力量就有多少。没有所谓忘记!记得不记得,曾经的感动和念诵,都已融入血肉。日有所诵的意义,岂止在于增长知识,积累语言!”

 

  需要说明的是,看云班级的阅读是随时随地的,并非只是在“阅读课”上。小故事讲述、图画书讲述、童书朗读是教师在语文课、班会课、品德课上随兴致、看情况——零星进行的。在拼音学习阶段,完成了当堂的学习任务,孩子们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可以画画、看书、休息,而且耳边还有优美的背景音乐,随着“日有所诵”的进行,选择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在11月29日的日志里,《客从何来》的钢琴曲已经成为了朗读课文的背景音乐。

 

  还是以看云的话,作为本节的结尾吧——“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从零起步——只要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的,最终一样可以拥有值得骄傲的阅读能力。”

 

寒假书香 之 跟着看云好读书(二)作文

 

  寒假书香 之 跟着看云好读书(二)作文 
 
寒假书香 之 跟着看云好读书(二)作文
   编辑推荐:这本《新编儿歌365》荟萃了几十年来的儿歌精品,营造了一个有意蕴、有情趣、有韵味的儿歌世界。入选的每一首儿歌都具有文字浅近、童趣盎然、简短上口、易于吟诵的特点,符合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接受程度。儿歌的主题也十分丰富,从催眠歌到数字歌,从游戏歌到益智歌,十分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经验。另外,编者还特意根据儿歌内容的季节特征,把365首作品分别归入12个月,老师、父母可以每天给孩子读一首,让他们在学背儿歌的同时理解四季、体会自然规律。一本书读完,一年就过去了,回头翻一翻,这一年来的收获还真不少哩!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初涉人世的新一代以儿歌为伴,在欢快的吟诵声中健康成长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