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认识以下本书的作者陈颉祺——
陈颉祺,高中先后就读于杭州第二中学浙江省理科创新实验班和北京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高考成绩优秀(数学状元),获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第一志愿录取。201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精算专业,同时获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美国顶尖研究生院录取。现正在哈佛大学攻读统计学硕士学位。北京阜外医院办公室副主
他游历多国本科教育:大一就读北京大学,大三赴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先后代表香港大学参加南非斯泰伦布什大学和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的学生交流项目,也曾作为香港大学学生大使参与内地招生工作,颇有感悟。
在《通往哈佛之路》之路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经历中国最好的高中教育,随后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走到哈佛大学,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个学生最应该学习的,然而课堂中从来不教的,是学会思考——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比学会思考更重要的。
身为教师,读到这样影射教育问题和责任的话,深深震撼,但并不深以为然。
你的孩子是否有思考力
●阅读时,你的孩子会不会思考?
阅读的重要性已是家长的共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家长认为读书多的孩子作文一定写得好,家长引导孩子读经典,读科普,读儿童文学,孩子确实爱上了读书,遗憾的是,仍然写不出好作文,这样的例子很多。当家长问起我这样问题的时候,我会反问家长,孩子读书的时候是否思考了呢?从语言运用角度思考:哪些地方写得特别传神,是运用什么方法写得这么好?从读物内涵方面思考:这个故事给了我什么启发?我懂得了什么道理?从反方向思考:哪个地方写得不好,我引以为戒的是什么。
如果缺少了思考力,所有的阅读都是过眼烟云,所有的阅读没有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很难说阅读给你带来了什么,你学习了什么。
我们看看陈颉祺是怎样从阅读中思考的——
读郑渊洁作品的时候,陈颉祺还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但读完《翼展》后,有句话印在了他的心里,“治你恨的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纵容他的缺点。”他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批评的重要意义。
基于这样的思考,于是,他面对批评,一招制敌——不辩解。他给自己下达了这样一个铁一般的纪律: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听到什么样的批评,在听到的当天,绝不做任何辩解。只要心情平静地面对批评,认真思考后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就是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好。即使受委屈,依然不辩解,而要思考为什么会对我产生这样的误解。他的思考结果是:争辩和抱怨都是浪费时间的,真正有意义的辩解,就是去坚持自己正确的行动,让时间证明自己的正确。
他在书中写到:在大学期间,认真思考“如何对待批评”,多取得的认识和改变,对我们一生的意义之重大是很难想象的。不要以为这点区别很小,很微不足道。
不是吗?再看看他在大学时不同寻常的卓越经历,读读本书中一个个的观点故事,我们不能不说,读书时的思考成就了他的卓越人生。
再回归到作文的问题,不会写作文上午孩子往往不会对生活现象思考,找不到切入点,自然也就找不到和阅读的联系点,眼睛发现不到可写的素材,所有关于作文的技巧和积累都是零,无话可说,总是靠
● 学习时,你的孩子会不会思考?
说到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建构主义理论所主张的学习特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或吸收。
2、认知是用来主动组织经验世界的,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现实的。
3、知识是学生与他人经验交流的过程,是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
对于不搞教育的人来说,虽然有点不好理解,但你一定能很容易发现其中的
核心:课堂上的学习就是带着思考来碰撞。“填鸭式”教学为什么被狠批?因为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了没有生命的容器,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有生命和没生命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会不会思考。
学习的过程就是带着学生已有的认知来到课堂上,在
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教师的教学都强调预习,预习就是为了到课堂上来“碰撞”的。顺便说一句,我们在电视片中看到的对老师教学的典型镜头——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是最老掉牙的教学形式。
如果在预习时你没有见解,也没有不解,也就是没有问题,也就是你对知识本体没有思考过,你拿什么“碰撞”?
如果没预习,退一步也可以进行学习,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积极发言,发表看法,质疑问难,这也是学习,当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学生都是善于思考的学生,因为发表看法质疑问难无一不是建立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可惜,班级中积极发言的人数大多数情况下低于旁观者。有没有一直在思考就是不想发言的学生呢?有,少数。
从自己从教21年的经验看,优秀的孩子90%甚至更多都是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孩子。
关于“学会思考”的思考
“每一个学生最应该学习的,然而课堂中从来不教的,是学会思考——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比学会思考更重要的。”陈颉祺如是说。
我非常认同“学会思考”之重要性,但老师教过吗,怎么教有效呢?在这里提出两个问题来商榷:
1、思考力能不能教?
2、思考力=行动力?
●首先,思考力能不能教?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认为我们一直在教,比如北京特级教师魏勇提出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比如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老师之所以对教改不感兴趣或者不愿意坚持,就是因为明明知道方向正确却收效甚微困难重重。比如,提问明明是预习的环节,可是这样的软指标有的学生不提问或敷衍了事,提的问题价值不大;你可以要求学生把问题写下来,却左右不了学生的思考是否深入;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问题却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一一让课堂上提出的都是真正有效的问题。试想,“学会100个生字”“学会写作文”“学会四则运算”“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些“学会”是那么容易让你懂得是否“会”了,而你是否教学生“学会思考”了,这些“会”与“不会”的答案,恐怕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上讲,思考力不可教。
思考是悟化的过程,比如陈颉祺关于“治你恨的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纵容他的缺点。”的认识就贯穿了他成长的至少十年间,从小学低年级到大学,是谁教他思考了呢?是他自己。
●其次,思考力=行动力?从《通往哈佛之路》中,我找到了“学会思考”的核心答案,那就是:思考力=行动力。
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浮躁,人们特别乐于去寻找方法,“如何买彩票”“如何炒股”“三天钢笔字速成”……在学习上,什么“状元学习法”“单词记忆法”,当然,期望方法提高效率是没有错误,但是同样的问题,结论往往截然不同,“虎妈”把孩子教育成才了,“猫爸”也把孩子教育成才了。对于学习的方法只有一个——好好学习。
陈颉祺说,我总是把我应该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完成了,却总被认为“这孩子学习很有方法。”
他背单词的王道只有一个:老老实实一遍一遍地背。
他在高三学习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方法就是强迫自己笑,对自己说:“我要在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大笑5分钟”。而且坚决不说负面语言,比如“我累坏了。”要说成“忙了这么久,是不是该休息一下了。”
为了通过香港大学的面试,他也试图寻找捷径,最后选择的所谓方法就是阅读了无数个面试例题找到问题方向,他对于面试题“皇后像广场”的解答之巧妙,只有读过本书方可赞叹。
如何“学会思考”,答案很简单,要做什么,就行动起来,行动中就有答案了。我常常被家长问:“孩子太马虎,会的题总做错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写好作文呢?”“孩子上课跑神怎么办?”怎么办,一遍遍地练,熟能生巧是最可行的方法,想写好作文坚持天天记日记一定能成功,孩子上课老师提问必回答,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决不会再跑神。遗憾的是,这些“笨”方法没人愿意坚持。
一本儿童心理学上说,6-12岁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勤奋感”的最佳时期,而更多的家长更喜欢
“别让孩子累着”的提醒,幻想着长大“开窍”的美梦,爱去取经却不善于指导孩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