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思想
看中国古代的书多了,就会养成过分注重修辞的毛病,之所以说这是一个毛病,盖因为它在不自觉间已经打扰到行文的意旨,即通常所谓“以辞害意”。我也是这种修辞病症的患者,一篇文章原本是为了跟人分享某种经历,交流某种感悟,希望以自己思想的火花与他人相碰撞,然后彼此促进,得到更多启迪,可写着写着就把功夫偏移到遣词造句上去了。这样苦心孤诣,固然写出不少华丽的辞藻,给人精美之感,可该表达的思想却恍恍惚惚,不知去向了。
中国古代的正统文风是不大主张标新立异的,因为文以载道嘛,你就得“风归丽则,辞减荑稗”,也就是说你不必表达什么特别的观点,只需将孔孟学说批一件自家的外衣即可。在这样的大势下,一般学子都是倾力于修辞立诚,哪里还需要开拓创新,表达己见呢?这种不好的风气,延续千年未绝,看看我们今天的中高招满分作文,修辞仍是绝顶重要的因素,一篇文章好不好,老师基本上就是看顺不顺,美不美。当然喽,老师们总是想,学生年纪尚小,哪有思想?现在是学习说话为文的阶段,能把一个事儿说顺说美就是好。老师们的这种观点也是整个社会风气使然,刊登文章出版书籍哪个不是拣文辞优美的来啊!所以说,文章二字在我们一般百姓眼里就是“美文”的意思,不美不成文,不美别人不看。可是,这里面就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文章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修辞,修辞只是为文旨服务的呀!
究其根本,对文章固有的认识的习惯在我们心里作祟,我们已经不敢创新,不敢表达真我,甚至完成忘记了真我的存在,行文只是修辞炫美以迎合他人。我见过不少学生写完作文后,不是和老师探讨自己要表达的思想,而是简单地问,老师,我写得好吗?能得多少分?诚然,能得多少分是关乎他们现实的问题,但这样完全舍本逐末,难道不是一桩悲剧吗?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表达自我,思想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根本,所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最要不得。孟素琴老师在校讯通十届书香班级颁奖大会的讲座,谈出了她对我们广大博友(特别是学生博友)的隐忧,十届书香班级确实收获巨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友,他们勤勉自励,笔耕不辍,但整个校讯通博客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表面热闹倾向,比如说阅读强调读了多少本多少字,一味求量;写博注重华丽辞藻,一味求美求精;评论多空泛的点赞,无实际理解,甚至有些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经年蒙尘,无人阅读(炉中煤老师的发言也揭示了这种现象)。可能任何事情都有个发展过程,我们的博友以小学生居多,不可能太深刻,这也是事实。但我要说阅读、写作也一定要有好风气好习惯,浅尝辄止,空话连篇毕竟不值得赞扬。所以本文我想从修辞与思想的角度提点建议给博友们。
一、希望每位博友读他人文章慢一些,评论、留言说自己的话,不人云亦云。
二、多积累生活体验,写博有感而发,有事实为基,即使虚构也有生活来源。
三、先不求写得如何优美,而要敢于表达真实想法。
四、读书不要浮光掠影,看个大概,要多做笔记,多感悟。建议博友们都晒晒自己的笔记、旁批。
五、对校讯通大管家而言,掌握一个法定的标准,然后支持不同观点的表达,允许孩子们的天真和纰漏,让真实成为成长的常态。
六、各位老师博友、家长博友,以自身实际行动做到,不说空话,不点媚赞,真正帮助孩子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提出这些希望只是想我们校讯通博客,未来十届更加精彩,更能帮到每个人,毕竟这就是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