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初中了。据过来人讲,从小学到初中有几大变化:一是作业量增大,二是老师不再像“保姆”,三是对孩子自觉性要求极高,如此类类。看上去,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向深不可见底之处,着实有些吓人。
前天开了新学期的第一次家长会,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分别讲了新阶段学校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新阶段授课的方式方法,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做好的若干事项。结合连日来接送孩子时了解到的情况,感觉到,孩子上了初中后,和小学时是有不少的差别。课堂上讲课的速度明显加快,老师授课内容明显增多,作业量也大了不少,老师不再一个一个、每次每次批改作业,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课外练习册多了,《随堂检测》、“重点突破”和一些记不住名字的习题书,和我们当年上初中时的情形差别大到无语,也真是难为了今日的孩子们。
孩子处的环境发生变化,教学要求有了改变,家长也要随之而变,否则,跟不上步伐不说,耽误了孩子的未来可是大事。尽管在孩子上小学时,我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体会,尽管我还算是一个比较用心的家长,也深深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
认真想一想,这种教育的变化并无不妥:孩子逐渐长大,认知能力在增强,思想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如果再以幼儿般的呵护去对待他们,不要说老师、家长适应不了,连孩子们自己也不会乐意的,适当地给他们一些压力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必经的重要阶段,他们必须适应,我们也必须适应。当年当学生时没有感受,现在当家长了,切切清楚了这种变化。顺应这种变化,调整教育孩子、培育孩子的思路和方法,应是明智之举。个人观点,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讲”为主。这里的“讲”,指的是家长要给孩子讲述一些道理了。随着孩子的成长,心理发生变化,以往的单一“搀扶”或许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更多的使他们要逐渐明白道理。结合着老师的教育,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包括做人做事方面,并不仅仅限于学习,也不能仅仅限于学习。我们可以在日常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借助于看书、看电视、外出等各种时机,讲述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生命、关于自然、关于科学、关于社会等等方面的规则、规矩和人们的普遍观点。在学习上,也要与学校步调一致,把老师的要求以家长的方式再次传授给孩子,让他明白,老师和家长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而无所适从。
第二,以“放”为主。放开以往牢牢抓住孩子的你的手,让他自由地、自主地表现,欢畅地呼吸和歌唱。其实,就算你不想放,有时候也不行。现在的孩子本身个性就比较强,这个时期已经不再那么需要家长的大包大揽了,适度地“放”、有选择地“放”已是时候。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他们是欢迎的,我们要做的只是适当地提醒和适度的陪伴。当他们还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时候,善意而轻松地提醒一下;当他们还不能够完全把握安全的时候,我们再多几次的陪伴上学、放学;当他们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只需静静在守在附近看书;当他们完成课程后希望和同学一起玩耍时,我们“大度”地说一声,“去吧,注意安全”;而当他们需求帮助时,我们耐心地、温和地告诉他们如何如何做更好。以前的事事要管、寸步不离的方式显然不再合适,也没有必要。远远地看着,让他们自由地快乐,不正是一种幸福吗?
第三,以“顺”为主。指的是顺应孩子思想、认知、个性上的变化,调整教育、管理孩子的方法。家长也要注重学习,了解和正确对待孩子思想变化的蛛丝马迹,把握其心理上的波动。孩子们大都进入了青春期,身体上发生变化,心理上更加敏感,他们自己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和困惑,有些愿意和家长说说,更多的时候他们宁愿和同学说或者不愿意说出来。身体、心理上的变化或者不适带来的是个性上的变化,执拗、倔强、叛逆常常表现的非常强烈。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发展,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后果。作为家长,这些不可不知,不可不懂,应当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思想上、认识上的预备。我想,主要的还是要控制自己,在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同学之间的矛盾时,跟家长说一说,需要的是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认同,这个时候,他们想要的是家长的同情,我们可以以朋友的姿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找出矛盾之所在,进而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这种说服教育工作,最好的方式是和风细雨般的滋润,而不是暴雨骤雨式的电闪雷鸣。否则,孩子离你越来越远,一直到你抓不住、够不着。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家长会比孩子更累、更辛苦,而这种辛苦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摆脱不了、逃不掉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孩子处于不同的时期,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积极地面对,正确地把握。当然,每一个家长都不是万能的,也不一定都是专家,向书本多学习、向专家多请教、和其他家长多交流、与孩子多沟通,应是我们的必修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