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ne(克隆)名篇——熔铸新的激情和文采
——兼评《春》《夏》《秋》《冬》
朱光潜说:“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就成了自然。”正像书法需要临摹一样,习作也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即使是历史上的文豪大家,大多有仿写的佳话,因为仿写在于积累经验,是提升作文进步的阶梯;仿写对于大手笔来说,则多了几分灵气与文趣。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语言的表达形式,其实就像Clone(克隆),它是一种再创造,熔铸了仿写者新的激情、新的思想和文采。千万不要小觑了仿写。
对于一般的仿写,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里,我想专门说一下“高仿”问题。所谓“高仿”,就是从章法、句式和结构上直接克隆散文名篇。正因为“高仿”是一种高水平的翻新和创造,需要小作者的才气,所以,这样的“克隆”很有利于提升基础好的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写作技巧。
我以仿写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为例,来解说一下“高仿”。
一、让我们先来欣赏《春》
朱自清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全文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即:盼春、绘春、颂春。
【盼春】 作品开篇用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而后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绘春】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①春草: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②春花: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③春风: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下段落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把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④春雨:南方的春雨连绵、细密,绿了树叶小草。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和平安宁的夜,而白天又是一幅温馨的春雨农耕图。⑤春境中人: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趁春光正好,大家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颂春】 在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揭示了事物从小到大、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健壮、具有着创造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朱自清不愧是语言大师,这篇散文的字里行间,处处让人感到了一股柔情,感知了充满生机趣味的春天。
二、高仿法之一:求其形似
仿写的第一原则是:要与被仿写文章在形式、外观方面高度相似。这个“形似”,绝不是抄袭,只是要求高度模仿原文的表现形式和方法,而感受和理解全是自己的。因此,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要立自己的意,说自己的话,注意模仿那些对自已有启发的东西。
也许乍一看,我们似乎觉得“仿写”名篇并不是难事,不就是模仿原文的形式吗?其实,真正走进模仿,我们会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如果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仿写所下的功夫,也并不是夸大其词。这也是高仿能够切实提高学生领悟能力的原因。
这里,有三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分别以《夏》、《秋》、《冬》为题,仿写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可以说做到了“形神兼备”。我们先来看鹏飞万里~的仿写——《夏》:
夏 鹏飞万里~ http://blog.xxt.cn/pengfeiwanli
盼望着,盼望着,榴花开了,夏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被施了魔法的样子,呼呼地冒着热气。山浓绿起来了,水欢笑起来了,太阳的光线热烈起来了。
荷箭渐渐地从水里钻出来,顶着苞,粉粉的,赧赧的。公园里,湖面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赏着,赞着,折一枝荷叶,拍几张照片,咏几首诗歌,惊起几只蜻蜓。露珠晶莹莹的,映出金灿灿的小太阳。
梨树、枣树、苹果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结满了果子赶趟儿。绿的像宝石,圆的像玛瑙,亮的像星星,果子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黄澄澄、红彤彤的桃儿,杏儿,梨儿!树下三五成群的人们嘻嘻哈哈地闹着,大小的身影忙忙碌碌。野果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林子里,像精灵,像眼睛,还摇呀摇的。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不错的,像一把巨大的伞撑在头上。风里带来些远方雷雨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道,都在燥热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果实绿叶之中,得意洋洋起来了,呼朋引伴地亮起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调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柳树上蝉儿的歌声,这时候也整天在嘹亮的播放。
雷阵雨是最寻常的,一天就是四五场。可别恼。看,像散珠,像弩箭,像水帘,哗哗啦啦打下来,地上的水转眼间就汇成了一条条小溪。池塘的水面升高了,小鸭子拍着翅膀舞蹈。街道上,小巷口,马路边,在水里嬉闹的孩子,骑着车匆匆赶路的人,撑着花伞,披着雨衣。他们的笑声,欢欢快快地在水里流淌着。
天上的雨渐渐停了,天空的虹画出了一座彩桥。高楼平房,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他们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高高兴兴游游泳,轻轻松松钓钓鱼,各做各的事情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希望就在前面,少些抱怨,多些坚强。
夏天像调皮的精灵,从头到脚都充满生机,它欢笑着。
夏天像风火轮,光闪闪的,滚着,转着,散发着热情。
夏天像金凤凰,忽闪着有力的翅膀,领着我们去播种丰硕的秋。
对照朱自清的《春》来阅读这篇仿写的《夏》,从形式上看,我们会发现些什么呢?其结构布局,段落组合方式,非常形似于《春》。
其一、盼夏:运用反复“盼望着”,写对夏的期盼,随后抓住特征,以拟人手法展示夏的概貌。
其二、绘夏:也是用五个特写镜头来描写夏的特有景色。①夏荷:小荷才露尖尖角,蜻蜓、露珠烘托,诗意融融;②夏果:酝酿着丰收的喜悦,张扬着生活的甜美;③夏声:鸟儿清脆的歌喉,蝉儿嘹亮的歌唱,渲染着夏的繁华;④夏雨: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雷阵雨的时疾时缓;用长短句简笔了雨中的街景;⑤夏景中人:大家和谐幸福的生活,“各做各的事情去”。这些小的层次安排,都与《春》的布局特点、格式等契合。
其三、颂夏:这里也严格仿照《春》的三个比喻句组成排比,来揭示夏的特性。用“夏天像调皮的精灵”,来突出夏的生机勃勃,万物发荣繁茂;用“夏天像风火轮”,来宣扬夏的火热情怀;用“夏天像金凤凰”,来展望秋天的丰收,并召唤人们为之努力奋斗。这个比喻式排比句,更是做到了形似。
我们阅读过鹏飞万里~仿写的《夏》,一定会生发出由衷感叹——真像《春》的写法哦!这就是求其“形似”。要做到形似,就要把预备仿写的文章,通过反复阅读,对原文的结构布局特点等了解清楚,分析明白。如果没有这一种功力,就应该查阅古今分析评论的意见,或者请教了解章法和修饰的人,否则必定无法仿写得很恰当。
三、高仿法之二:求其神生
在初行高仿的时候,能够全然相似,自然很好。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全然相似,大可不必特意地削足适履,我们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灵活地发挥。削足适履只会因模拟而害意,这样走火入魔的行为大不可取。
形具而神生,“形似”是基础,基础打好了,“神”的生发也就潜滋暗长于其中了。“形”是外在的形式,而“神”是内在的本质。“神”就是文章的“精气神”,既是指贯穿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脉络,也是指灌注于全篇的神情、意蕴、气韵、理趣、性情等,属于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神”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无处不在的精神气息,纵横跌宕在景观或物象中,一团氤氲地弥漫在字里行间。东晋顾恺之说得很明确,即所渭“以形写神”。清代邹一桂说得也很直白:“未有形不似反得其神者。”因此,以“形似”为始基,于“形似”中求神采,便在漫不经心中贯穿了意脉,而使文章气韵生动,摇曳多姿。
生“神”的关键在于仿写中灌注真实的感情。仿写的内容要以真实为基础,坚决杜绝瞎编滥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仿写也应当情真、意真、理真、事真。
下面以公主艺琳的仿写作文《秋》为例文,解读一下高仿中的“神”。
秋 公主艺琳 http://blog.xxt.cn/607833741419
盼望着,盼望着,西风来了,秋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采风回来的样子,满眼的金黄。天高起来了,云淡起来了,果子熟起来了,蛐蛐儿叫起来了,天气凉起来了。
小草低调地给自己换了一身衣服 ,灰灰的,黄黄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串串,一嘟噜,满树的果子。红着,黄着,紫着,勾着肩的,搭着背的……随风左摇摇,右摆摆。
白杨树、梧桐树、银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叶子纷纷扬扬地从树上落下来。片片金黄的树叶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沿着大路铺向远处。花坛里雏菊、一串红、鸡冠花,橘黄的,紫红的,争奇斗艳,挤在花坛里,像火苗,迎着秋风欢笑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错的,像母亲孕育着果实累累。风里裹着成熟的气息,混着果实的香味,都在凉凉瑟瑟的空气里酝酿。鸟儿为迁移忙碌着,墙根下蛐蛐声时高时低,田野里散发出玉米、早谷的馨香,伴随着凉风徐徐吹来,让纳凉的人们乐不知返。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薄雾,像轻纱,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黄得明亮,小草也黄得晃你的眼。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干活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地头的几棵小树,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天上的雁阵渐渐远去,树上的柿子点亮了红红的灯笼,小溪的歌声低缓起来了。城里乡下,工人学生,儿童老人,一个个都出来欣赏美景了,放松放松心情,观赏观赏秋色,采集采集标本,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努力,换来了甜蜜,带来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喜悦。
秋天像健硕的汉子,有着刚健的胳膊,迈着稳重的脚步走来。
秋天像夕阳下的老人,手挽着手,把幸福写满了面颊。
秋天像慈爱的母亲,孕育着成熟,领着我们走向收获。
其一、这篇仿写,符合“形似”的要求,它的构思格式高度仿照了《春》:开头的“盼秋”,写盼秋的心情,从总的方面描绘秋。主体段“绘秋”,也是从五个方面来展现秋的风貌:①秋草,枯萎了;秋果,“一串串,一嘟噜,满树的果子。红着,黄着,紫着,勾着肩的,搭着背的”,挂满枝头。②秋叶,飘落着;秋花,“挤在花坛里,像火苗,迎着秋风欢笑着”。③秋风,传送着果实的香味。④秋雨,不绝如缕。⑤秋中之人,“各做各的一份事去”。结尾“颂秋”,也是仿摩了《春》的比喻排比格式,比较形象地概括了秋的丰硕、温情和成熟。虽然在仿“形”上有些缺少严正,但整体看来仍不失为一篇高仿的佳作。
其二、和仿写文章《夏》一样,仿文《秋》也做到了“神生”。首先是口语化:如写果子,“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串串,一嘟噜,满树的果子。红着,黄着,紫着,勾着肩的,搭着背的”,“树上的柿子点亮了红红的灯笼”;写花,“鸡冠花,橘黄的,紫红的,争奇斗艳”等,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小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秋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秋天形象化、人格化。其次是做到了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小作者对秋天热情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秋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由于感情的自然倾注,花儿啊、草啊、果啊、小溪啊,仿佛都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仿写虽然重视形式和方法,但感受和理解是自己的,因此,仿写要立自己的意,说自己的话,做到“形似而神生”。
四、高仿法之三:自创一格
高仿,实质是:学习的功力高了,就可以仿写其中的风格、气势、神理和意境。仿写到了更高的层次,那就到自创一格的地步,如果不能自创,永远只求“形似”,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达到更加完美的地步的,就好像蜜蜂采花酿蜜,蜜中见不到花;又好像酿稻做酒,当酒造成之后,糟必须除去。韩愈学孟子的文章技巧,但是韩愈的文章中,已经看不出孟子;又如欧阳修学韩愈的文章,但是欧文中看不见韩文,这就是脱胎换骨,自创一格。
自创一格的关键是必须有厚而博的知识、技能积累,这就要靠我们自己的阅读与实践修炼了。
心之小语的仿写散文《冬》,就有着比较高深的领悟。我们先来阅读这篇仿写:
冬
心之小语http://blog.xxt.cn/bumingzeyi1128
盼望着,盼望着,北风来了,冬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着的样子,朦朦胧胧闭上了眼。山寂寥起来了,水沉寂起来了,太阳的脸色也淡起来了。
小草默默地枯萎了,黄黄的,硬硬的。山谷里,田野上,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叫着,跳着,捡一粒种子,翻两个前桥,踢几个毽子,丢几次沙包,风蛮横横的,草呼啦啦的。
湖面,窗子,冬青树的叶片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冰花赶趟儿。圆的像糖果,尖的像星星,方的像城堡。冰花里带着欢乐的味道,闭了眼,冰花仿佛把你带进了童话世界,驯鹿,礼物,圣诞老人!雪橇四周不计其数的孩子嘻嘻哈哈地闹着,可爱的礼物在手中传来传去。梅花满枝都是:千姿百态,调皮的,羞赧的,奔放的,缀在枝头上,像蝴蝶,像笑脸,还舞呀唱呀的。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不错的,风像刀子一般吹在脸上,混杂着冰雪的冷气,还有梅花的香气,都在极度干燥的空气里回旋。鸟儿把皮袍穿得厚厚的,和伙伴们一起觅食,在高高的枝头唱出响亮的调子,跟劲风冰雪对峙着。松树下老爷爷的二胡,依旧依依呀呀地响。
雪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一天一夜,可别恼,看,像鹅毛,像星星,像天使,轻轻地飘落着。对面的楼房上铺着薄薄的一层,大树裹着银装,亮晶晶的白直逼你的眼。傍晚时分路灯亮起来了,昏黄的光,衬托出了一个神秘而又美妙的夜。城市里,小巷口,街道上,开着车慢慢行进的人,放了学的孩子,戴着帽子捂着口罩,人们的房檐下,参差不齐的冰柱垂挂着。
积雪渐渐地厚了,公园里的人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三三两两都出来了。畅畅快快地打雪仗,欢欢喜喜地堆雪人,孩子变成了天使,大人变成了孩子。“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切都会重新开始,有的是勇气,有的是希望。
冬天像刚出道的魔术师,从头到脚都是神秘的,它变幻着。
冬天像严肃的老人,一本正经地,踯躅着,思索着。
冬天像慈爱的妈妈,有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脊背,她领着我们走向春天。
在人们心中,冬天,它是冰冷的,沉寂的。如果写入散文,好像无从下笔。然而,冬天并非真的一片苍白料峭,当我们用心走进冬天,感知冬天,会发现,冬天也有很多很多的景致与趣味。这篇仿写,就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并不寂寥的多姿多彩的全方位的冬天。
“盼冬”是文章的开端。小作者也是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对冬天是满怀着期待的。“北风来了”报告了冬天的消息,你听,“冬天的脚步近了”。十几个字,就将小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简笔初冬的山、水、太阳,是从大处落笔,勾勒出一个总的轮廓,为下文细致的描绘张本。
“绘冬”是文章的主体。①冬草图。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冬小草的特点。②冰花图。小作者闻到了欢乐的味道,看到了冰花中的梅花,像阅读着童话,多么怡人。③冬风图。风,虽肃杀,但梅花在开放,鸟儿在歌唱,二胡的曲子在飞扬。“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小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将难以状写的冬风写得生动透彻。④冬雪图。先写雪的特点,而后写雪中的景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画。⑤迎冬图。冬天里的人是怎样的呢?“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三三两两都出来了”,人们欢欢喜喜迎接冬的到来,因为“一切都会重新开始,有的是勇气,有的是希望”。小作者全身心地动用自己的视觉、嗅觉、听觉、想像、幻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抚爱。在这里,大自然是如此美好,人的生命也变得如此美好。这就表达了小作者赤子一般的情怀和天真无邪的个性。
“颂冬”是文章的收束。把冬天喻作“魔术师”、“老人”、“妈妈”,使前面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活泼、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又突然推进到了作品上半部分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又连成了一片。
写文章像放风筝一样,愈放愈长,愈飞愈高,全在手中的线要紧紧牵牢,这一点,以上三篇仿写作文都把握得比较好。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仿写,并熔铸新的激情和文采于仿写练习之中,锲而不舍,厚积薄发,我们的语言水平定会有快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