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有效品鉴
——听《老王》有感
《老王》是一篇表面浅显实则内蕴丰富的散文,应该教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教出散文味呢?崔老师(执教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立足文本,精巧切入,悟意审美,有效品鉴,聚焦核心教学点,避免内容碎片化。这节课看似平常,其实设计精巧;看似简单,其实苦心行进。
精巧切入聚焦文本核心。散文教学点很多,可供选择的切入点也有很多,可以从题目切入、从重难点切入、从关键词句切入、从文章线索切入、从课文细节切入、从描写精美处切入……怎样切入才有效?怎样切入才高效?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崔老师简单导入之后就抛出问题:“在课文中,作者称呼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称呼老王?”“这两个称呼集中在哪一个句子里?”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愧怍”一词,并围绕“不幸”和“愧怍”步步推进,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用意、文本深意,既牵动了全文学习,又抓住了核心内容,形成了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的课堂结构。正如福楼拜所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运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就应该紧扣这些关键词句,含英咀华,引领学生悟意自得。
有效品鉴探寻课文美点。散文大都是美文,内隐的情感美、外在的文字美、蕴蓄的意境美、运用的形式美等,都是可以探究的美点。崔老师引领学生从赏标点、品语言两个方面探寻美点。
一标一点总关情。标点是文章的第二语言,是文字的眉目,是情感的载体。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优秀的作家,在锤炼语言、刻画人物、提炼意蕴的同时,必定斟酌独具匠心的标点符号的运用。一个小小的标点,可能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密码,我们如果能静心揣摩,用心会意,就能真正读出它的神韵。当学生说到“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一句时,崔老师引导学生去掉“有个哥哥”及“有两个侄儿”后面的逗号,让学生体会去掉以后有没有不同。经过咀嚼,学生能够领会到此处的逗号更强调了“死了”“没出息”,更凸显了老王的那种孤苦无依。如果此处崔老师能够再让学生结合第四段老王“答非所问”(我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老王没说家在那儿,只说“住那儿”)中的关键字“住”来思考,学生就更能够理解老王有“房”无家的痛苦,更能体悟老王那种活命的状态。
入情入境品语言。名家作品大都字字珠玑,句句含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叶圣陶说:“语文这一门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因此,我们必须推敲语言,品味语言。崔老师让学生自己去找最能打动内心的地方,找出来之后在旁边做上批注。在这里,崔老师抛砖引玉,给学生举了一个范例,并且给学生以具体的品鉴方法指导,可以从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词语、准确贴切的词语、含义深刻的语句、富含潜台词的语句等入手。学生有章可依,有法可循,自去体悟,自去涵咏,在反复理会中,触摸作者心灵,感受语言魅力,“悟意”与“审美”无痕交融。
多重朗读体验丰富内涵。余映潮老师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的听,美美的读。”“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静态的情感化为独特的体验,让学生亲密接触文本情境,深入体悟丰富内涵。崔老师这节课的朗读有设计,有聚焦,多层次,学生从中读出了意味,品出了美味,悟出了情味。设计有四个层次的读:一是课前预读,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课堂上能够依据老师提示迅速聚焦“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直指文本核心;二是速读课文一至四段,说说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边读边在书中划出来,从而了解了老王的生活艰难,孤苦无依;三是默读五到二十二段,总结我与老王这个“不幸者”之间发生了几件事,从中体现出老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四是品读八到十六段,找出最能打动自己内心的地方,找出之后在旁边做上批注,可以自选角度进行品鉴。水本无华,想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上,学生是在用声读课文,用心思文本,用智悟作者。只有多重朗读,学生才能思维灵动,深层解读文本,才能领略语势文气背后蕴蓄的丰富内涵。
个人观点,这节课虽然独运巧思,有情有味,但对“愧怍”的挖掘不够深刻。“愧怍”其实是杨绛时隔多年,仍然执着地反省自己、叩问灵魂,体察到自己的无心之过给老王带来的“伤害”,自己对老王欠人情、欠关爱、欠理解。老王孤苦伶仃,悲苦不幸,心灵的安慰、朋友的温暖应该是他最大的需要。老王送香油和鸡蛋,却没被请进喝口水,“我”用付钱的方式拒绝了老王的赠送,拒绝了老王付出的真心,拒绝了老王本想拥有的“朋友”关系。老王病入膏肓,“我”也没有真正关爱,他的死讯还是在碰见老李时得知的。老王付出的是物质和真心,是毫无保留地交付了他力所能及的一切,“我”付出的是物质,对老王缺少理解与沟通,缺少平等与尊重,经过岁月的打磨,心里的不安“渐渐”升格为“愧怍”。
本节课缺少背景材料的铺垫。不介绍“文革”,学生就不能深入理解当时人民生活的贫苦状态、精神状态,就不能正确理解我和老王之间的双向善良。“文革”中,很多人不敢与杨绛一家交往了,生怕遭到牵连。曾与杨绛住在一个院的小姑娘因为买了一捆葱拖不动,杨绛好心帮她,却遭到了小姑娘的怒目相对,断然拒绝。杨绛被停发工资,被剃阴阳头。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一家仍然关爱着老王,老王也是真心实意、全身心地关爱着作者,他不计较被牵连,敢于送钱先生去医院。不介绍“文革”,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香油、鸡蛋在当时可谓是极其贵重的补品,甚至是连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不知道当时老王其实是把我当作朋友看待的,他想在我们那里找到一种温暖;就不能理解“我”为什么称自己为“幸运”的人,就很难真正读出文字背后隐含的深刻内蕴。
整节课没有旁逸斜出,而是聚焦文本,有效品鉴,上出了散文味,充溢着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