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材料在乎新,在乎精
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无法获得高分的。美好的材料不在乎多,而在乎新,在乎精。在另外的文章中我说过,只要细心思考,“鸡毛蒜皮”的细小事件,往往能够挖掘出重大的主题。下面三种选材原则,是应该掌握的。
原则之一:材料要新颖活泼
学生作文使用“陈旧货”的现象早就有之。有的材料本身很好,只是用的人多了,也就失去了材料原有的光彩。《一只小木船》是小学课本里的精美之作,讲的是朋友不小心摔坏了自己的小木船,朋友之间因此产生了误会,后来朋友要走了,送我一只新的小木船。有的同学就不假思索,将这种构思方法从小学用到初中,依葫芦画瓢,写出了《一个文具盒》、《一个百变金刚》、《一把小纸伞》等文章,情节与《一只小木船》没有多大区别。而我们要求:材料要鲜活,有浓浓的时代气息。这类材料往往来自校园或家庭,虽是平凡小事,却不落俗套。如: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着的是无言的激励;写爸爸“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写满的是深深地关爱;写同桌“疯疯癫癫”,不过“疯癫”里蕴涵的是健美的心态…如此幽默风趣的材料,谁不喜爱?
原则之二:材料要情感充沛
无病呻吟是作文的大忌之一。“无病”为什么要“呻吟”呢?因为缺乏感情。我们所说的感情,就是用打动人心的材料,去拨动读者、阅卷老师喜怒哀乐的心弦。如:一场误会,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件礼品,带来一个出人意料的喜讯;一次游戏,发现一桩重大的秘密…如《雨中背影》,就是在材料的情感上作文章:在女孩的记忆中,当教师的妈妈从来没有爱过她,妈妈永远在为她的学生忙碌。女孩感冒了,而妈妈不能陪她,女孩赌气出走,大雨中去了关爱她的陈老师家,随后就晕倒了。醒来已是深夜,陈老师满眼血丝的在医院守护着她。陈老师接电话中,女孩才听出陈老师的女儿蓝蓝刚做过手术。这时女孩强烈地想回家,陈老师撑着伞扶她出门。在街上女孩看到了路灯下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跑来……同样是写妈妈的“大爱”,作者没有喋喋不休地说“妈妈爱我”,而是通过陈老师在自己女儿动手术时守在学生的病床前来映衬妈妈的“大爱”。一件很细小的事,将母爱展示得催人泪下。
原则之三:材料要底蕴深厚
一个人的阅读量决定着作文材料的“底蕴”厚薄。我们提倡阅读,就是为了扩大视野,增加知识储量,陶冶思想素质。在作文时,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大都经历过时空的检验,作文时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就可以收到“画龙点睛”、“文采飞扬”效果。如果你的诗词积累丰富,不妨在行文中引来用之,这类材料的特点是人所未知,以知出新。如写景,可引用“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崔颢)、“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李白)等;写人的品质,可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来形容;如果你对历史典故、名著情节了如指掌,不妨展开想象编织故事:如:《悟空三回花果山》,写了花果山由“花果满山”,到“荒山野岭”,再到治理后“生机盎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