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学前为什么有差异
——《朗读手册》(笔记四)
当你给一个孩子或一个班级朗读时,你扮演着示范的角色。儿童早期的的主要能力之一是模仿,他模仿自己看到与听到的,这种能力让孩子在15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字。到了两岁,一般孩子的词汇量大约是300字,并在下一年里增长了3倍。到了4岁,孩子已能掌握未来日常用语中大约2/3到3/4的词,一旦他学会说话,平均每天学10个字——可没有一个词是从识字卡片上学到的,至于他的学习速度快慢,则是由他从父母口中及周遭环境中所听到的语言的丰富度而决定的。
人与书并不是先天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馆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
在此我们要向广告商学习。广告往往最能让孩子模仿或着迷。我们可采用他们的诀窍,销售一种名叫“阅读”的商品:
●趁孩子还小的时候朗读给他听,让他想模仿自己的所见所闻。
●要确保朗读是刺激有趣的,开发孩子的想象力,稳固他们的兴趣。
●刚开始朗读时,短短即可,以配合孩子注意力不持久的特性,然后再慢慢增加阅读内容,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孩子入学时应具备什么技能?
在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入学是孩子的词汇量,这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没错,孩子上学是为了学新字,但他已经认识多少字却决定了他对老师的话理解多少。
一旦孩子开始阅读,丰富的词汇将有助于理解,词汇不足则造成理解困难。当然,随着年级升高,学校测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正是小学入学时词汇测验能准确测出以后学习情况的原因。
孩子出生时头脑中并没有先天具备的词汇,那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词汇能力发展的较早?
交谈是词汇生长的花园,但不同家庭中的交谈状况差异非常大。
一项名为“美国儿童日常经验的富有意义的差异”的研究,对堪萨斯大学实验学校的4岁儿童进行了测试。接受测试的孩子很多,彼此间有明显的差异,有些已掌握丰富的词汇,有些则远远落后。
研究人员将42个普通家庭(不酗酒、不吸毒、没有家庭暴力,而且是永久居民)按社会背景与经济水平的不同分为3组:福利家庭、工人家庭、专业人员家庭。
研究人员用4年时间记下每组孩子每天听到的字,专业人员家庭的孩子听到4500万字,工人家庭的孩子听到2600万字,福利家庭的孩子只听到1300万字。这3组孩子在同一天上幼儿园,但他们之间词汇量的差距可高达3200万字——这可是天壤之别。
这些数据与父母爱孩子的程度没有任何关系。每个家长都爱孩子,都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有些父母比较有教育观念,知道应该说什么,做什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知道孩子需要在有意义的句子与问题中重复聆听生字;他们知道让一个两岁小孩在电视机前待了3小时是有害无益的,短短几年后,等到孩子学习阅读时,这些数字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孩子接触单个词语的频率,将决定他理解的速度。
孩子听到的句子类型不同,也会造成差异。
专业人员家庭的孩子平均1小时听到32句赞美的话,工人家庭的孩子听到12句肯定的话,福利家庭的孩子只听到5句鼓励的话。想想看,1小时听到32句赞美的话——平均每分钟听1句,这对孩子自尊心的树立有多大的影响。
反之,专业人员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否定句最少,才5次而已,工人家庭7次,福利家庭11次。美国濒于生存边缘的孩子,到4岁时,总共听到104000句鼓励的话,228000句打击的话,专业人员家庭的孩子走进幼儿园大门时,觉得自己是无敌超人,而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时满脑子“不可以”,因为父母一直是这样告诉他的。
造成孩子生活如此不同的并非家中的玩具,而是耳朵听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