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要老熬夜”
十几年前看一个电视直播卸货比赛的节目:两车皮面粉,两组实力不相上下的装卸工,不同的是卸货的规则略有区别:第一组干20分钟休息10分钟,第二组干十分钟休息20分钟。
大家猜比赛结果会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都会猜第一组胜利,因为第一组的休息时间少工作时间多,第二组恰恰相反,但比赛的结果是第一组干了一半就退出比赛,第二组很轻松地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解密答案之前再说上小学时候老师讲的兄弟分牛的故事:父亲临去世的时候把兄弟两个叫过来,说家里只有一头牛,不知道分给谁,一边桌子上有两碗滚烫的稀饭,你们两个谁先喝完就把牛给分给他,哥哥端起碗就喝,一下子把嘴烫的起了水泡,就再也喝不下去了。弟弟端起碗用筷子不慌不忙搅动,等饭凉了,几口喝完,牵上牛就走了,留下痛苦的哥哥傻傻地站着。
现在大家都明白些了吧:装卸一车皮的面粉可不是简单的事儿,需要充沛的体力才能够保障,第一组工作了20分钟,体力消耗已经很大,而短短的十分钟时间根本就不够他们恢复体力,体力透支形成恶性循环,完不成任务是很正常的;而第二组干十分钟,在身体还不怎么疲倦的情况下就开始休息,20分钟足以让他们恢复体力,精神抖擞走上比赛场,这就是根本原因。
2015年1月12日,习大大在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上语重心长的称:年轻人不要老熬夜。
他提及自己上世纪80年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书记:“当县委书记时年轻想办好事,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干,因而差不多一个月得大病一场”。后来他感觉到这样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于是就摆顺了“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的心态。
习大大回忆:“你手里攥着千头万绪,攥着一千个线头,但是一个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线”句话让他想明白了,此后一天就做到晚上12点就休息,第二天重新来过。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父亲,一个行医四十九年,中国唯一一代“中西医结合”的赤脚医生,从小到大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当时很多人不明白父亲的话,但几年十几年后真的就印证这些话的前瞻性:比如化纤产品出现后,因为清洗容易还有型结实,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囤积,父亲说化纤产品不利于健康,要大家不要买,几十年后大家发现还是“布衣暖菜根儿香”;很多人因为“破四旧”而在清明节不去添坟祭祖,父亲坚持做受到冷嘲热讽,现在清明节成了国家的法定节日;在“读书无用论”观点猖獗的时代先后贷款十几万养我们长成大人又培养我们长大成人,二十多年来自己一笔一笔偿还了全部贷款借款!
农忙时节大家往往忙得顾不上吃饭,而父亲坚持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吃饭,到了睡觉的时候就睡觉,为此没少受妈妈的唠叨,观念差异成了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本点。
于是有了每每农忙时节过后,就会有一大批人等着看病的怪现象,,他们长期劳作,吃饭睡觉没有规律性,再加上没有很好的休养生息,积劳成疾。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也年近半百的时候,回老家经常会听耄耋之年还经常放羊的爷爷奶奶说:村里谁谁,当年号称“半头牛”的劳动力,得病不在了。
我喜欢打篮球,弹跳好(能抓到篮筐)、速度快(百米跑十一秒八)、投篮准(曾经连续投中十三个三分球)是我的特点。比赛场上,不管上篮的速度有多快,动作再漂亮,在最后出手的一刹那,手腕必须柔和。曾经叱咤赛场,但不小心拉断了跟腱、损失了半月板后,当上高中拼搏时候形成的熬夜习惯伴随我走过二十多年后,血管痉挛的诊断让我和那些闪展腾挪的赛场风采,熬夜加班加点也满不在乎的特点彻底拜拜了。
人生仿佛一场马拉松,在这个道路上长期奔跑都有疲倦的时候,饿了,补充一点能量;渴了,喝一口水;累了,就停一停,给自己一点暂缓的时间,让超过去的人超过去;倦了,就缓一缓,给自己一个期望重新开始。
2016是我的本命年,这不一下子来了几个开门红:第一次当上“一把手”,第一次组织一百多人参加国考的监考,第一次8天之内值4天班等等!
不管是睡懒觉还是早起了,不管是旅游还是刷屏,不管是遗憾还是收获颇丰,不管是经历酸甜苦辣还是品味甜言蜜语,2015年已消失了8天!不管是愿不愿意,2016年的脚步已经迈开。
人最大的成功是差一点失败,人最大的失败是差一点成功。习大大告诫的这些话切中要害,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老是熬夜,对身体伤害可大了,而且对事业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
习大大已经发话了,你感动了吗?年轻时候有干劲,是有很多事情想做,会经常会熬夜,现在为了身体,为了可持续发展成长,该吃吃,该喝喝,保持良好的状态,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轻松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