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青春枝头的花蕾
“夕阳下最后一缕清风拂过我明媚而忧伤的面孔”,这样唯美忧伤的文字是小妍网上发表的随笔里的句子。
小妍从小就喜欢文学,梦想当作家。接触到青春文学作品后,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简直一发而不可收拾。小妍经常晚上藏在被窝看书,或者抱着手机看电子书,青春文学令她如痴如醉。小妍作文的风格也跟着大变,文中充满绮丽的想象、迷人的意境、唯美的语言、微妙的情感。
小妍的爸爸妈妈既感到欣慰,又有一丝担忧。喜欢读书是好事,开卷有益嘛!然而,过犹不及。如此沉迷青春文学,甚至作文也走青春文学路线,这能行吗?考试是何等严肃、规矩的事情,这种文艺范能行得通吗?
小妍的爸爸其实也是个“文艺青年”,喜欢读书,在单位也是笔杆子。就女儿喜欢青春文学的话题,他和我谈论了很长时间,最后我们意见达成一致。
第一、支持阅读,把握住度。
青春是做梦的年龄。青春文学恰好有着梦幻般美好的意境,散发着独特魅力,能唤起孩子情感的共鸣。这类作品能给孩子美的熏陶,孩子的情感意识、语言表达等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
能够潜心阅读青春文学的孩子应该说是文学素质较高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往往安静有余,活泼不足。适当阅读青春文学是有益的,但要把握一个度。像小妍那样废寝忘食疯狂地阅读是不足取的。无论是从保持充沛精力的角度,还是从保持身体健康的角度看,小妍那样做都是不行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允许看这类“闲书”,但要商定阅读所花的时间,要保证学业不受影响,要保障睡眠和健康。
家长支持孩子阅读,会减少或避免孩子搞“地下活动”,而且孩子读书时也就不必提心吊胆。家长若跟着孩子同步阅读,与孩子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
把握好阅读的度,青春文学会成为青春一道绚丽的彩虹。
第二、欣赏写作,分清场合。
很多东西是不可复制的,包括青春年少时写的曼妙的文字。小妍在随笔中肆意地放飞想象,让“明媚的忧伤”流淌成唯美的文字。对于这些文字,我们不能讥讽,而应真心地欣赏。这些孩子自己的“青春文学”可以发在网上与人分享,也可以尝试投投稿。
回首我自己走过的路,在青春年少时也一度痴迷于青春文学,那时迷恋上了写散文诗。在语
孩子可以在随笔、日记、博客等自由写作的时候写一写青春文学,但考场作文要谨慎。考场作文虽说“文体不限”,但事实上多是要写记叙文、议论文。孩子要学会写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切不可因迷恋青春文学而荒废了基本的写作。否则,就像邯郸学步,作文写得不伦不类。
分清写作的场合、目的,把握住文体特点,让青春文学成为写作的调味品。
再好的东西,多了就会泛滥成灾。青春文学虽好,但也不能成为孩子阅读的全部。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学习生活,青春文学会在青春的枝头开得更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