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21
2011-2-21
2011年02月21日
纪燕萍 2010年黄冈市高考第二轮复习备考会资料
(2010-03-25 07:13:51)
标签: 教育分类: 教学交流
文史常识尚须点滴罗田县骆驼坳高中 瞿介中
对文史常识的考查,现已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一种很稳定的题型。它引导我们要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学习、把握、继承、弘扬中华文化中传统性的、经典的文史常识。
但博大的中华文化浩瀚如烟,经典的文史常识掌握关键在平时点滴积累(包括语文课本介绍的常识),它贵在细水长流,重在总结积淀。在复习中,教师积极的梳理、引导、分析也很重要。
下面,我结合平时的复习,梳理了一些文史常识,以供大家参考。
一、 人的称谓
(一)【名、字、号】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称字(对平辈或长辈)出于尊敬。
名、字与号的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例】古人 “男子二十,冠而字”。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 B.备、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总结:名应自称(则有谦恭之意,直呼别人之名则不敬,应称字);字可称人(出于尊敬);号自称、称人都行。
(二)【谥号、庙号、尊号、爵号、族号、邑号、官号】
【谥号】是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
【尊号】历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呼。
【爵号】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如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各代封爵都有很大不同。
【例】对以下八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 ( )
A.谥号:周武王、隋文帝 B.庙号:唐太宗、永乐帝
C.尊号:商纣王、秦始皇 D.年号:汉武帝、康熙帝
(三)【年龄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两三岁的儿童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男子三十而立(立,“立身、立志”之意)。四十不惑(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五十知天命,六十岁花甲,人到七十古来稀。
【耄耋(mào dié)】指八九十岁。 【期颐(qī yí)】指一百岁。
二、 天文历法
(一)【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例1】(09秋黄冈市期末调研)仲夏指阴历( )
A.五月 B.六月 C. 七月 D.八月
总结:记住“正月立春”或 “四月立夏”是解题的关键。
【例2】2008年,中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原本是( )
A.岁时农事节日 B.纪念庆贺节日 C.宗教祭祀节日 D.西方传统节日
(二)【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三种:
(1)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
(2)干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又与十二生肖相配:子为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3)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天启壬戌秋日”。
【例1】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期
②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
③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④天启壬戌秋日”使用的中国古代纪年法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总结::公元年与干支纪年法转换方法: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对应数字: 4 5 6 7 8 9 10 1 2 3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 午、 未、 申、 酉、戌、 亥
对应数字: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天干----公元年数字末位数对应是天干(如1894甲午年,4对应天干甲),
地支----公元年除以12,余数对应那一项(如1894除12余数是10,10对应地支是午)
还要注意: 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1年。
农历以干支来纪年,一个周期为六十年,六十年一甲子。
三、古代选官制度
【察举】 【征辟】 【孝廉】
【科举】 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一般在县或府考试,考中着称为秀才或相公)、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策问。但有时也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例】“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
四、风俗礼仪
(一)【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称 “过年”。
【例】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 宋太祖时期 D唐太宗时期
【清明节】24节气之一,农历每年三月上半月,阴历四月五日。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游百病。端午节的由来,有纪念屈原说,有纪念伍子胥说,有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说。.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古代帝王祭祀(si)月亮的礼制,月下寻偶的习俗,古代秋收后祭拜土地神的遗俗。
【例】《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注:夕月即拜月之意)这反映了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节祭月的礼俗最早可能源于
A先秦 B秦汉 C唐宋 D辛亥革命时期
一轮明月寄托了多少文人的情思,在文学中月亮又被称为:婵娟、蟾宫、桂宫、广寒宫。
【重阳】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二)【伯(孟)、仲、叔、季】兄弟中表示排行,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例】孔子名丘,字仲尼(或仲尼父),周公旦之子伯禽父,此处“伯”“仲”“父”之的意思是
A.伯仲表示男性,父表示父亲 B.伯仲均是伯父之意,父表示父亲
C.伯仲指兄弟中的老三和老四,父表示男性 D.伯仲指兄弟中的老大和老二,父表示男性
(三)【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在堂上: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
(四)【避讳hui】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唐时改民部为户部)、孔子之名(清时凡是姓“丘”的一律要改姓“邱”,并读成“七”字)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五)【风俗】
【图腾崇拜】是一种宗教信仰,约发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崇拜的对象一般以动物居多,(如熊、狼、蛇…….),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1)旗帜。 中国的龙旗。东欧许多国家都以鹰为标志。德国、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为独首鹰,俄国原始图腾为熊,波斯的国徽为猫。 (2)服饰。瑶族的五色服,以象征五彩毛狗。(3)纹身。台湾土著多以蛇为图腾,
【祖先崇拜】顾名思义,被崇拜的对象往往是自己部落、氏族的祖先、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在中国封建社会尤为突出。
【自然崇拜】崇拜对象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风、雨、雷、雪、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
【神灵崇拜】中国古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自然神,如日神、月神、雷神、地神、山神、河神等,有从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神,如创造万物之神盘古、渔猎发明神伏羲、农业神神农、祖神黄帝、火神炎帝、补天神女祸、治水神大禹等。
【例1】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 “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例2】罗斯福新政中,为规范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它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鹰,它属于( )A.图腾崇拜 B.自然崇拜 C.祖先崇拜 D.神灵崇拜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⑴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发展,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时期,设置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工官,组织手工业生产。
⑶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并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
⑷明朝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制瓷、纺织、冶炼)逐渐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例】官营手工业、专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二)【制瓷业】
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商代的白陶,因胎与釉结合不牢,被视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南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总结:“南青北白”特点。江南地区山青水秀,形成人们尚青的审美情趣。北方人民长期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下,多追求以白色为美的旨趣。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国早期白瓷出现在北方,而不是出现在窑业历史悠久、制瓷业颇为发达的南方的原因之一。
④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朝还出现了青瓷中精品-----秘色瓷。
⑤元代:烧出成熟的青花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鼎峰。)
⑥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结束了漫长的“南青北白”的一统局面,彩瓷超卓而被世人公认者有三个时期:元、明初、清初。
(演变: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
【例】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花瓷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B. 青花瓷是唐代秘色瓷的一种
C. 青花瓷属于唐朝的青瓷 D. 青花瓷属于南北朝的白瓷
六、其他
(一)【我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中国医学,中国京剧
【风俗画】以人们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的绘画,称为风俗画。北宋时期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风俗画的代表作,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京剧】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例1】按兴盛的的先后顺序排列出下列中国古代画种( )
(1) 风俗画(2)人物画(3)宗教画(4)山水画
A(2)(3)(4)(1) B(3)(2)(1)(4) C(4)(2)(3)(1) D(2)(4)(1)(3)
【例2】一人生活在明朝,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五行】天地万物都存在着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称之为五行。而五行之间又有相克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循环不断,生生不息 五行也各有一种颜色代表:金――白色,水――黑色,木――青色,火――红色,土――黄。方向: 东方属木,青色; 南方属火,红色; 西方属金,白色;北方属水,黑色;中方属土,黄色;(古人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五行中土为尊,因土代表黄色,故黄色为皇帝专用)【例】《宋史》对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衣加身”。以下能体现文中“黄衣”功能的是( )
A.“衣,依也 ” B.“衣,隐也”
C.“衣,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障)也”
(三):【文娱、文史典籍】
【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
【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
【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
【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
【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经史子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例】右图是一种灌溉工具,记录它的物理原理最早
的文献应属于( )
A. 经部 B. 史部
C. 子部 D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教师――阳光下没有空调的职业
家长对老师说
我的宝贝还小
你要用心教他
因为你是老师
领导对老师说
学生成绩不好
你要用心提高成绩
否则要下岗
政府对老师说
你们先好好干
你们和公务员同工同酬
法律规定的很快实现
学生对老师说
读书有什么用
像你没钱没势力
我就是不学
你又不能赶我回去
专家对老师说
要改善教学方法
只有教不好书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你是园丁
你是蜡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老师说
我们被家长责问得哑口无言
我们被领导恐吓得噩梦连篇
我们被教师法骗得有冤难伸
我们被学生折磨得遍体鳞伤
我们被专家羞辱得无地自容
我们被公务员笑得七窍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