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启示
巴菲特用366亿美元投资全美第二大铁路北伯林顿铁路公司,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讲:是对铁路运输行业的豪赌。对此提出四点思考:
1、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铁路运输能耗是汽车运输的三分之一,是飞机运输的五分之一。符合人类对低碳经济的呼唤。
2、 相对垄断性。铁路运输相对公路、航空运输来说具有垄断性。
3、 美元贬值是趋势。巴菲特早在2008年10月就美国的金融经济形势表示“现在大家都为持有现金感到欣慰。他们不应该这样。他们其实选择了一种非常可怕的长期资产,这种资产最终不会带来任何回报,而且还肯定会贬值。”巴菲特认为:未来证券的投资回报率肯定要高于现金。
4、从长期看全球纸币都将贬值。美元作为世界货币1971年开始用国家信用代替金本位,从此美元过剩与日俱增,全球金融海啸后,美国带头印制纸币,各国相继效仿。所以回过头看,十年后全球纸币都将大幅贬值,只不过是“50步笑100步”的差别。
笔者2006年4月在本报提出了世界货币将出现“3+1”的格局:美元、欧元、人民币+以黄金为代表的(包括贵金属、石油、煤炭、矿产等)货币化资产。笔者认为:人们天天都在讲这泡沫、那泡沫,其实美元才是全球最大的泡沫,他将影响、左右着全球各国的经济、金融。
中国储蓄率全球最高,同时20%的人占有80%的存款(如果这一前提存在的话),也即大多并非“养命钱”,而是货币资产,如果相当多人相信巴菲特的观点:现金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长期资产。那么这笔高储蓄转为实物资产又有哪些选择呢?房产、黄金、收藏、股票基金?今年以来房价、黄金屡创新高。而购买股票、基金除了作为门槛较低的投资品外,也包含了对实物资产占有的对价。面对房产调控,对房产投资多的来说,增加对股票基金投资的比例或许安全边际更高些。
适时开出国际板的启示
“开弓没有回头箭”,股改大功告成,创业板也已顺利开出,针对开国际板的呼声,笔者以为有三件事应该一起做:
1、 解决边缘化的B股问题。笔者于08年1月2日在上证报提出:利用A、B股的差价,回购B股增发A股,彻底解决B股的去留问题,这个方法对B股股东、上市公司、A股股东、外汇寻找出路都有利,且无法律障碍。
2、 有条件向境外自然人开放A股。笔者于2008年9月提出。资本项目开放必然是循序渐进的,对境外机构采用QFII的方式,从50亿到300亿美元的额度,经历了六、七年。而向境外自然人开放也可以设置很多渐进条件,比如:1、额度限制100万人民币(且实名制);2、二国(地区)互有金融监管备忘录;3、凡是在上交所上国际板的所在国,同时必须有中国券商在当地开办A股的经纪业务,并设置一年的保护期。
3、 首推国外资源类公司上国际板。现金贬值,资源为王。国外资源类公司对中国采购漫天要价,你也没定价权,那咱另辟途径,分享收益;其次推国外有技术垄断的大公司。外国银行、投行、交易所来上国际板应该五年、十年后再考虑,为其注资,与国人竞争,还不如让国内大型银行再融资、让国内券商先做强、让国内交易所先上市。
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的启示
对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是市场参与者经常为之议论的热门话题。那么如何适时推出呢?当然市场要足够的大,比如有权重较大的沪深300、中证500作为标的物;机构投资者占比已有相当规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结构、投资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已基本到位。然而超力量超部门的法制意识、法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当然还要吸取“三·二七”事件的教训。因此诸如,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利率)、税收政策(如“5·30”的印花税)、重大的行政措施(如“组合拳”)等都将对证券市场造成影响,撬动股指期货的杠杆更要放大十倍。笔者最近拿到一本台历发现美国把新一年在哪一天要公布经济、金融数据、央行声明等都早已固定(近400个)。因此在制度安排和信息披露上催生二个政策“倒逼”机制可供思考:
1、经济、金融政策数据、信息披露的公布应有法定的预知时间(或固定化)。以减少机构、利益集团的“寻租” 。
2、对证券机构投资者的制度安排,应该保持一致性,比如公募股票基金必须保持60%的最低仓位,成为股市的稳定器。如果说公募基金是60个法人,几百个基金经理各自为战,那么作为一级法人账户的社保、保险资金更应有底仓的管制,否则随着我国社保、保险规模的良性发展,其日益庞大的资金实力足以在证券、股指期市上获得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