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及其对策
近年来,中小企业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中小企业占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这代表同类型的企业超过一千万家。然而这些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存在90%以上的空白,给政府和信息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151亿。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许多大型IT产品和服务商也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巨大市场空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对此或缺乏热情或徘徊不前,他们面临怎样的压力,该如何应对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呢?
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压力
1.竞争对手信息化
市场经济环境中,快速、及时地应对市场变化可以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今天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不可能独霸市场,否则就不可能是中小企业,因此每个中小企业都面临对手的虎视眈眈。企业的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相同的机会,谁先抓住这个机会,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包括减少库存,缩短资金回收期,提高资本营运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实施了部分信息化或者上线某个成功的信息化项目,如SCM、ERP、CRM、Call?Center等,都给你的企业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2.解决方案的选择
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巨大市场,不仅国内外的大型软件供应商,如金蝶、用友、IBM、Oracle、微软等提出了他们的解决之道,而且出现了许多中小型软件企业提供的价廉物美的信息化软件套装。许多企业想进行信息化,但是他们由于对IT技术的了解有限,如何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管理风格进行合理的选择也是许多管理者的压力之一。
3.客户的要求
从社会分工来看,许多中小企业专注于为大型企业提供某一类生产资料,比如零配件的供应,而大型企业主要进行成品的总装,经营的主要是它的品牌,许多零配件都来自于中小企业。随着ERP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这些大型企业会要求他们的供应商也建立信息系统与之相配合,从而快速跟进其变化和要求,有些大型企业甚至要求其供应商也建立对应的服务系统。因此这些中小企业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符合其客户的要求,为了留住客户,巩固其市场,必须进行信息化。
4.管理流程重组
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由于人员少,中小企业管理比较随意,同时,因为自身发展非常快,中小企业管理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其次,中小企业的管理是粗放型管理;第三,中小企业管理主要是以人为主,企业领导者的水平在企业管理中起绝对主导作用。这种模式是不利于中小企业高速发展,以及做大做强的要求。企业信息化过程往往伴随其管理流程的重组过程,特别是大型软件系统的实施,如ERP、PDM、CRM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时,要从“人管人”转变为“制度管人”的管理模式。因此有些企业领导可能会担心失去其控制权,失去其权威性,形成一种信息化抉择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5.企业战略的适应性
信息系统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效益,但同时其普遍适用性也带来了风险。许多信息系统是一套通行的解决方案,它的设计反映了企业通行业务的基本原则。供应商试图使系统反映最佳的操作,但是“最佳”是由供应商定义而不是由顾客来定义的。在某些情况下,系统使企业的运行效率比以前更高,但是许多模块的安装使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适应系统的要求,因此企业有可能失去许多具有竞争优势的“差异性”,需要企业重新调整战略。
6.组织结构的变动
企业实施大型信息系统为他们的组织建立了更多的纪律,甚至改变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因此进行变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实施周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这段时间中企业员工对信息化造成的影响非常关注,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这段时间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工作情绪或人员的流失。
7.信息渠道的缺乏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之一是利用已有数据,提炼成需要的信息辅助决策,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缺乏历史数据,而建立这些历史数据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建立信息系统成了“无米之炊”。
8.信息的安全控制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信息共享,但是有些信息作为企业的重要机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焦点之一,特别是连接在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系统中。数据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在系统建设和开发过程中牵涉到管理流程问题,管理漏洞也容易造成数据的泄漏。
9.储备专业IT人才的压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IT人才资源匮乏,也存在人才外流问题,但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IT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配合,后期的系统维护也需要IT人员来实现,因此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衡量自身的人力资源。
10.资金压力
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设网络,购买软件、开发系统,视企业规模大小和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系统需要持续地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但是中小企业回款难、融资困难、自有资金少,而IT项目又存在较大的风险,许多企业信息化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其投资回报率难以预料,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保持现状,观望形势,期待借鉴同行的成功案例。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1.优化企业工作流程,做好需求分析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业务流程都有所不同,实施信息化不是将现有业务流程实行自动化,因此企业实施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是进行业务流程分析。从现有业务流程出发,找到增值步骤,在保留有效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优化,实现管理上的跨越,信息化只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手段。从管理环节上找到企业的需求,按照该需求产生的效益以及估计需要投入资源的多少来排定需求的优先级,从而为企业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
2.规划在前,实施有道
企业信息化项目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实现,短期内局部环节上可行的方案,从长期发展和全局来看,其实价值有限,因此需要预先做好整体规划才能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重复建设和数据的不一致。规划中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不能失去核心竞争力,而其它环节也需要不断优化,通过信息化改善企业的运作流程。由于众多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基础薄弱,且存在各种实施风险上的担心,无法一次性投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将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分为若干阶段完成,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计划中需要包括建设范围、预期目标、资源投入和项目管理的流程和策略、风险分析等,做到有备无患,使企业心中有数,无后顾之忧。
3.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防范实施风险
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IT人员,也缺乏信息化的经验,因此信息化的实施必须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才能做好,通常都是选择第三方咨询公司作为其参谋。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咨询公司有三类,一类是方案提供商同时充当咨询角色,主要推动其方案的应用,往往从自己的解决方案出发,让企业来适应其解决方案;另一类是项目咨询和实施,其使用的产品来自于其合作联盟,如SAP的ERP实施,在给客户做咨询的同时也可以赚取实施费,这类公司一般都比较大,且实施成本较高;还有一类咨询公司是相对独立的,即不提供解决方案,也不实施项目,它们主要就是帮助企业完善其业务流程,正确地选择解决方案,始终只为其客户服务,这类公司比较公正,能够给客户带来较大的价值。
4.重视长期数据积累,加强信息化培训
信息化是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有时候这个机会来自于技术的进步,有时候来自于政府的扶持,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因此重视企业的历史数据积累,增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的实施极为重要。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全面实施信息化,往往从局部开始使用IT技术来改善工作效率,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学习和熟悉的过程,企业如果能够在前期投入一些资源进行信息化培训,收集一些企业的基础数据,对以后的信息化都大有帮助。
总结:整体规划、咨询互动、计划在前、按部就班、重视积累、注重效果。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