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前夕,我市高三学子迎来今年第一场大考——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此前,全市高三生在本学期期中已经迎来首轮模拟联考。不过当时因为第一轮复习尚在进行,模考成绩仅供参考。此次二模仍为全市高三联考。
从昨天开考的语文和数学来看,难度与高考不分上下。今天,将迎来英语和选测科目的考试。
本报邀请高三一线名师,对刚刚结束的两科目进行点评。
全市高三生迎二模
第一轮复习后首次模考
高三“二模”来啦!以往“二模”都在年后进行,今年怎么“提前”了呢?原来,因为本学期期中已经进行过一次全市高三生模考,因此这次全市联考是本学期第二次。如果从高三一轮复习结束算起,那么这次模考也是高考前的首次模拟大考。
这次模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考试安排上也接近高考,只是把时间进行了压缩。
第一天考语文数学
考生反映得高分不容易
昨天开考的是语文和数学,这两门重量级学科难不难?记者昨天采访发现,考生反映难度和高考有得一拼,要想得高分并不容易。
邗江中学学生小陈告诉记者,上午的语文整体难度不大,有些题目比高考还简单一些。“但是如果复习不充分,还是会意料不到。”
和语文相比,数学要稍微难一些。
不少考生反映,数学计算量比较大,如果没复习扎实,或者还不太熟悉计算,可能会答得吃力一些。
成绩将于几日内公布
今天考英语和选测
今天将开始进行英语和选测科目考试。记者了解到,成绩将于模考后几日内公布。“这次考试是总结第一轮复习的不足。对于失分点,一定要格外重视。”邗江中学一位高三年级组负责人表示。
数 学
难度不大 重视基础
计算不过关易导致失误
点评人:卞菊香(宝应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
本次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难度不是太大,没有偏题、怪题,和近几年高考试卷风格相似,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
平淡中考基础。填空题1-10题和解答题15、16题属于基础题,紧扣一轮复习大
纲,重点考查基础知识,算法、概率统计占15分,三角占24分。考生只要记住基本概念、公式,就能解决问题。
变化中考能力。如应用题源于课本,模型通俗易懂,有些学生计算不过关导致失误;第14、19(3)、20题,看似很常见的问题,但对能力要求比较高,从考场情况看,考生一般没时间看到20题的第2问。
下阶段复习中考生们要注意,基础是根本,成也基础,败也基础,要紧扣课本,查漏补缺,优化解题,规范答题,立足拿满基本分,拿足中档分,学会多抢争优分,以不变应万变。
语 文
难度与2015高考相似
作文入题不难,写好不易
点评人:谢树峰(邗江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模”语文题型符合《考试说明》要求,难度和去年高考相仿。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别考查了词语选用、病句、对仗、排序和语段含义等五种题型。这五道题难度不大,与2015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难度相似。学生经过一轮复习之后,应对这些题目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文言文阅读和2015年高考相比较,题型基本相似,只有一点变化:由两道翻译题变成了三道翻译题,加强了对学生文言翻译能力的考查。
古诗词鉴赏部分题型稳定,与2015年高考相比难度略低,但要想获得更高的分数,就必须读懂诗歌。这就要求师生在平时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重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分析。
默写部分,考查了六条课内名句、两条课外名句。但六条课内名句全部是高中必背篇目,初中部分没有涉及。一轮复习已经结束,初中必背篇目学生也花了很多时间复习背诵,一条不考似乎不应该。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难度较大,尽管题型相比较过去没有变化,但文章内容对学生而言难以把握,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这就提醒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在读懂的基础上答题才能尽可能拿分。
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和前几年高考一样,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入题虽不难,写好却不易,学生要有很强的思辨能力才能获得高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关注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理,分析社会发展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