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教育时,要求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促进机会公平、推动资源配置公平,还是实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覆盖,都记录着我国教育公平行进的一串串足迹。而这一年来,免除杂费、增加经费、提高待遇、改革高考,这一系列惠及教师与学生的政策也都相继出台,使中国教育改革向公平迈进了一大步。
义务教育公平的“新机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和城镇学生的生均经费存在差别,农村学生总体低于城镇学生。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两免一补”,学生上学负担减轻
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不管是公办学校学生,还是民办学校学生,只要是义务教育学生,都将不用再交学杂费、教科书费了。
与此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也将得到政府提供的生活费补助。为了实现这“两免一补”政策,政府明后年将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
农村娃进城上学“钱随人走”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的问题,推动‘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通俗地讲就是“钱随人走”。那么,哪些钱可以随人走?
财政部、教育部介绍,一是“两免一补”资金,学生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另一个是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由国家统一确定基本补助标准,学生无论在哪里接受义务教育,国家都会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对学校足额安排公用经费补助。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的制度实施后,大约1300万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将会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