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包括四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人员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1.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为其搞一份有关对台政策的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趁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甲某的行为:( )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本案首先是定性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在互联网上把国家的秘密情报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的电子信箱的直接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因此不定非法泄露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就包含有泄露的内容本案也不应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因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身包含有窃取行为,行为人的既窃取又提供可以包含在该罪内,只要定一罪即可,不需数罪并罚另外,本案是否构成受贿罪?不构成因为受贿罪的一大特点就是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职务便利,而本案的行为人只是利用工作上的方便,与职权无关若本案的行为人是社长的话,就涉及其因受贿而泄露国家秘密,从而涉及数罪问题假如行为人利用互联网向境外的机构在互联网上公然披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定泄露国家秘密罪
1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B.甲某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罚执行完毕之后的第六年,其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则对甲某不得适用缓刑
C.资敌罪发生在战时
D.煽动分裂国家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我国《刑法》第113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煽动分裂国家罪)、第一百零五条(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一百零七条(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第一百零九条(叛逃罪)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据此,AD均不正确,B项中甲不构成累犯,可以适用缓刑
13.关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或过失
B.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C.本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D.本罪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BC 解题思路:我国《刑法》第111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同时第113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煽动分裂国家罪)、第一百零五条(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第一百零七条(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第一百零九条<叛逃罪)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据此,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主体为一般主体,生观方面为故意关于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理论上认为是指推定的"明知",而非过失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种?( )
A.遗弃武器装备罪与遗失武器装备罪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前者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
B.军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以盗窃、抢夺武器装备罪论处
C.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的犯罪对象为军事秘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情报
D.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最高刑可判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BD 解题思路:B应以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处理;D最高刑为死刑
15.甲投敌叛变后,参加了间谍组织,又被派回大陆刺探情报,对甲应:( )
A.以投敌叛变罪和间谍罪从一重罪处罚
B.以投敌叛变罪和间谍进行并罚
C.把间谍行为作为投敌叛变罪的加重情节
D.只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情报罪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