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震惊于列强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以求“自强”,洋务运动由此兴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主要有 ( )
A. 翻译学堂 B。工艺学堂 C。军事学堂 D。法政学堂
【答案】 AB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中洋务运动活动有关的知识点。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不选D的理由是:1895年,北洋水师在对日作战中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和结束。 北洋法政学堂是1906年创办,位于天津新开河的西岸(现志成道33号),是中国最早的政法学校。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之后,到解放初期结束为止,该校培养出大批法律、政治、经济、商学等方面的人才。北洋法政学堂是在洋务运动失败十一年以后后建立起来的,在时间上对不上,所以不选。
2.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 ( )
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
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
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
【答案】 AC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抗日战争中抗日游击战的知识点。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的了这些理论。选项A,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由于敌强我弱,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这决定游击战争被提到战略地位,是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在敌后广泛地开展,日军只能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从而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这对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敌强我弱,主要是在外线(游击战)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阵地战)选项B,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全民族的抗战,是大规模的抗争,而不是小规模的抗战。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C。
不选BD的理由是:选项B,抗日战争的发展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在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作战的主要形式。到了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选项D,中国的抗日战争的阵地战和游击战主要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只是到了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中国的军队队日作战,才是防御性的。
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 ( )
A。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答案】ABCD
【答案解读】本题考核《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各种矛盾的知识点。
选项A,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选项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选项C,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社会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中得到解决。选项D,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该题的选项是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