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由于在体温调节机构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取得动态平衡,即体热平衡的结果。即:M=E±R±C±K±W±S 式中,E代表蒸发,R代表辐射,C代表传导,K代表对流,W代表机械外功,S代表热储,M代表产热。
(一) 体热的产生:
机体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运动或劳动时,肌肉为主要产热器官。提高代谢率是增加产热量的途径之一。
(二)体热的散发:
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当外界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大部分体热可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发散于外界,还有小部分则随呼吸、尿、粪等排出体外。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就成为唯一的散热途径了。
(三)几种主要的散热方式
1.辐射(radiation):是机体以热射线(电磁波)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在适宜的气候中,人在安静状态下,以辐射方式放散的热量占机体产热量的60%。
2.传导和对流(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传导是指机体将热量直接传给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体热传导给与皮肤接触的较冷空气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风速。
3.蒸发(evaporation):是指体表表面的水分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发的一种散热方式。蒸发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
不感蒸发是指体内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并在未形成明显的水滴之前就蒸发掉的一种散热方式。人体每日以不感蒸发散失的体液量约为1000 ml。
发汗是指由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发汗散热是机体发散热量的有效途径。 发汗是反射性活动,通常认为在生理情况下主要的发汗中枢在下丘脑。
正常情况下,汗液中水分约占99%,而固体成分则不到1%。一般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故当机体大量发汗而造成的脱水为高渗性脱水。但发汗速度过快时,可使汗液中氯化钠增高,机体除丢失大量水分外,还丢失大量氯化钠,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氯化钠。
人在高温、高湿、小风速环境中,不但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停止,蒸发散热也很困难,容易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