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期内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主要由受寒引起,表现为低体温,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寒冷季节、出生l周内新生儿、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多见,常有保暖或喂养不当史,或严重感染、窒息史。
(一)病因和病理生理
1.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新生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造成其体温调节功能不足;新生儿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体内能量贮存少,产热不足;产热方式又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产热为主,但其代偿能力有限,早产儿储存少,代偿产热能力更差,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因此,新生儿,尤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更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含量以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多于不饱和脂肪酸,当受到寒冷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下降时,皮脂容易发生硬化,出现硬肿症。
2.寒冷损伤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下或保温不当而失热增加,产热又不敷失热时,新生儿的体温随之下降,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碍,继之引起心功能低下,导致缺氧,进一步引起各种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
3.其他新生儿感染(肺炎、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等)、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也易引起婴儿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
(二)临床表现
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以早产儿多见。
1.一般情况反应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体温不升(“五不一低下”)。
2.低体温轻度者体温≥35℃(肛温);中度者体温<35℃,但≥30℃;重度者体温<30℃(肛温),四肢或全身冰冷,常伴有心率减慢。
3.硬肿由皮下脂肪积聚部位硬化和水肿所形成,表现皮肤硬肿,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感染或窒息引起皮肤硬而不肿犹如皮革状。严重时可致面部表情呆滞、关节活动受限、呼吸困难。硬肿发生顺序:小腿一大腿外侧一整个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
4.肤色早期颜面、四肢皮肤潮红如熟虾,严重者面色苍白或发灰。
5.多器官功能受损早期常见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及微循环障碍等,严重时出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6.病情分度依据临床表现,病情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三)治疗
1.复温是治疗新生儿低体温的关键。轻度、中度(肛温≥30℃)患儿可立即置人30℃的暖箱内,调节箱温于30~34℃,力争使患儿6~1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重度患儿(<30℃)则先以高于患儿体温1~2℃的暖箱温度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测温1℃(不>34℃),使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恢复正常,并保持暖箱在适中温度。基层单位可采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包裹,有条件者亦可采用恒温水浴、远红外线抢救台等方法复温。复温中应观察肛温及暖箱温度变化,监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等。
2.热量和液体补充供给充足热量是复温及维持正常体温的关键。开始每天热量按每日50kcal/kg(210kJ/kg),迅速增至每日100~120kcal/kg(419~502kJ/kg),经口喂养、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量按lml/kcal给予。重症患儿应严格限制输液量及速度。有明显心、肾功能减退时,输液量一般控制在每日60~80ml/kg,速度不宜过快。
3.控制感染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改善微循环障碍。肺出血者应早期气管内插管正压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