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水(缺水)分类与临床表现具体有以下几类:
1.等渗性缺水是急性缺水。
(1)病因:有①体液的急性丧失,见于大面积烧伤、肠外瘘、大量呕吐、腹泻等;②体液丧失在不易参与循环的体腔、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梗阻的肠腔内等。这些丧失的体液的成分与细胞外液基本相同。
(2)临床表现:由于患者既有缺水也有缺钠,故可表现为:①缺水: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少尿等。②缺钠:恶心、厌食、乏力,可无明显口渴。③血容量下降:若在短期内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细胞外液的25%),患者则会出现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或下降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当体液继续丧失达到或超过体重的6%(细胞外液的30%)以上时,则可出现严重的休克,并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的大量产生和积聚,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如果患者以呕吐为病因.因胃液中H+的大量丧失,则出现代现代谢性碱中毒。
(3)诊断:依据病史中的急性发病,大都有消化液或其他体液的大量丧失、失液量越大,症状就越明显。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有血液浓缩现象,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血清Na+、Cl-等可有变化,但仍在正常范围(Na+142~145mmol/L)。尿比重增高。
(4)治疗原则:治疗包括④针对病因治疗,消除引起缺水的原因,缺水才容易纠正;②液体选择,针对纠正细胞外液减少,可补充平衡盐溶液,常用的平衡盐溶液有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86%乳酸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与碳酸氢钠和等渗盐水注射液(1.25%碳酸氢钠溶液和等渗盐水之比为1:2)两种,也可用等渗盐水(如0.9%的氯化钠溶液),使血容量得到尽快补充;③补充量,对已有明显缺水表现者,根据缺水的程度按体重3%或5%计算,其中1/2、2/3的等渗盐水快速静脉滴注,补充后再视缺水纠正程度决定是否继续补充剩余液体;④静脉快速输注上述液体时必须监测心脏功能,包括心率、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等;⑤另外还应补给日需要水量2000ml和氯化钠4.5g;⑥纠正缺水后注意发生低钾血症,一般尿量达40ml/h后补钾。
2.低渗性缺水是慢性缺水。
(1)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大量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等;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较长时间应用排钠利尿剂如氯噻酮、依他尼酸(利尿酸)等。
(2)临床表现:主要为低钠的表现,一般均无口渴感。根据缺钠程度,低渗性缺水可分为三度:轻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30~135mmol/L,中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20~130mmol/L,重度缺钠者血清钠浓度在120mmol/L以下。轻度缺钠可有食欲差、头晕、疲乏、手足无力等。中度缺钠时,可有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容易晕倒、血压不稳。重度缺钠有神志不清、休克和昏迷等。
(3)诊断依据:①有上述的体液丢失病史和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为低渗性缺水。②血清钠测定: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表明有低钠血症。血钠浓度越低,病情越重。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均有增高。④尿液检查: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Na+和Cr常明显减少。
(4)治疗原则: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针对低渗性缺水时细胞外液缺钠多于缺水的血容量不足盼隋况,应静脉输注含盐溶液或高渗性盐水。轻度或中度缺钠,可按每千克体重丢失钠0.5~o.759估计补充。先补充半量,另加每天需要量4.5g。如重度缺钠,可按公式计算:需补充的钠量(mm01)=[血钠的正常值(mmol/L)一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同样先补充计算量的1/2,视纠正情况酌情再补。
3.高渗性缺水是原发性缺水。
(1)病因:有①水分摄入不够,补充高渗溶液过多等;②水分丧失过多,高热大汗、大面积烧伤、糖尿病患者尿液排出过多等。
(2)临床表现:缺水程度不同,症状亦不同。可将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轻度缺水仅有口渴,缺水量为体重的2%~4%。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重增高,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缺水量为体重的4%~6%。重度缺水在上述症状上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
(3)诊断:①有缺水病史和口渴、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表现;②尿比重高;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④血清钠浓度在150mmol/L以上。
(4)治疗原则:①去除病因;②能口服尽量口服补液,不能口服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溶液和0.45%氯化钠溶液;③补充已丧失液体量的估算方法是估计丧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所得的补水量一般可分在2天内补给。治疗一天后应监测全身情况及血钠浓度,必要时可酌情调整次日的补给量;④另外补充每天正常需要量2000ml;⑤高渗性缺水者实际上也有缺钠,如果只补给水分而不补充钠,可能出现低钠血症,需加以注意;⑥可同时存在缺钾,应及时补钾(尿量应达40ml/h)。
(二)低钾血症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
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mmol/L。
1.病因有:①补充钾不足:如禁食或静脉补液中钾盐补充不够;②钾丢失过多:如呕吐、持续胃肠减压、小肠瘘等;应用利尿药,肾小管病变,长期应用皮质激素;③钾分布异常:如代谢性呼吸性碱中毒、葡萄糖和胰岛素治疗使细胞内液高钾、细胞外液低钾。
2.临床表现低血钾的最早表现为肌无力及腱反射减弱,严重时可软瘫。消化系统表现为吞咽困难、腹胀等。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是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宽、双相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有的患者不一定有心电图改变。血清钾过低时,每由细胞内移出3个K+时,就有2个Na+和1个H+从细胞外移人,从而使细胞外液的H+度降低,肾排H+增多,可引起碱中毒,但尿液却呈酸性,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3.诊断依据:①存在低血钾的病史和临床表现;②血清钾<3.5mmol/L;③心电图检查可辅助诊断。
4.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补充钾盐预防低钾血症。发生低钾血症时,可根据血钾水平,一日补钾不超过80mmol/L(氯化钾6g);但不宜更多输入,不足量可在次日给予,纠正缺钾,约需3~5天的治疗。给钾盐的注意事项:①口服安全,凡能口服者应不用或少用静脉途径;②对无尿和少尿的患者不输钾盐,应先恢复血容量和促使排尿,待尿量超过40ml/h后,再经静脉补钾;③静脉滴注钾盐,每升液体中含钾宜不超过40mmol/L(氯化钾3g)、速度控制在20mmol/h以下;严禁将10%氯化钾做静脉推注;④经静脉补钾过程中应监测血清钾和心电图的变化,以防造成高钾血症。
(三)高钾血症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
1.病因有:①输入钾过多:大量输较久的库血、静脉补钾过多等;②细胞内钾外移:酸中毒、缺氧、大面积损伤(如挤压伤)、脓毒症等,细胞内K十大量释出,肾脏又不能及时排出体外;③排钾障碍: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无尿期等。
2.临床表现可无症状,也可有轻度的神志改变、感觉异常和四肢软弱等。危险的症状是心功能失常如心跳缓慢、心律不齐,严重者出现心跳骤停。特别是血钾超过7mmol/L时,几乎都有心电图的改变: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增宽,PR间期延长。
3.诊断依据:①血清钾超过5.5mmol/L;②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4.治疗停用一切含钾的食物、饮料和含钾盐的药物;积极降低血清钾浓度;对抗心律失常。
降低血钾的方法:
(1)使K+暂时转入细胞内:①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再经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200ml。高渗碱性溶液可增加血容量,K+得到稀释,又使K+移入细胞内或由尿液排出,有助于酸中毒的治疗。Na+可在肾远曲小管置换K+,使K+排出增加。②一般用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每3~4g糖加入1U胰岛素静脉滴注,可使K+转入细胞内,暂时降低血清钾浓度。必要时,每3~4小时重复给药。③肾功能不全输液量又受到限制时,使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30U,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
(2)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租血液透析,后者效果最好。用于一般降钾疗法仍不能降低血清钾浓度时。
对抗心律失常的方法钙与钾有对抗作用,能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一般可静脉注射5%氯化钙5ml或10%葡萄糖酸钙20ml。并可重复使用,也可加入静脉输液内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