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组病人龈下菌斑微生物学组成变化(表3)
由表3可见,经过专业性洁治术后,两组病人龈下微生物组成均有明显变化,其动态规律基本相似,即在治疗后1周,球菌百分率上升,而杆菌及螺旋体百分率下降,至1月、3月后即出现反跃的现象,球菌百分比逐渐下降,杆菌及螺旋体百分比逐渐回升。从表3中可见实验组的反跃现象较对照组缓慢。
表3两组微生物学组成变化的比较(x±s)
时间 | 组 别 | 细 菌 | 螺旋体 | |
球菌% | 杆菌% | |||
0 1周 1月 3月 |
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 实验组 对照组 P |
36.01±7.42 38.14±6.17 >0.05 82.31±6.34 80.90±9.28 >0.05 80.16±5.92 77.03±5.71 >0.05 74.29±7.81 64.69±8.30 <0.05 |
50.12±4.01 49.11±3.91 >0.05 16.02±7.10 17.44±6.24 >0.05 18.04±7.51 21.50±7.12 >0.05 21.74±6.10 30.35±2.10 <0.05 |
13.05±5.67 12.28±7.27 >0.05 0.67±1.15 0.71±1.47 >0.05 0.87±1.67 1.10±3.53 >0.05 3.08±1.83 3.92±9.40 >0.05 |
讨论
1.洁治术前后,临床各项指数及微生物学组成的变化:
实验表明,无论是实验组或是对照组,经过专业性洁治术后1周,各项指数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病人临床各项指数均有逐渐回升,但实验组回升的不及对照组快,至术后1月、3月的观察,两组间各项临床指数已出现差异(P<0.001)。通过观察龈下菌斑微生物学组成变化,发现未经治疗的龈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组成中,杆菌的百分率高于球菌,而在洁治术后的1周,球菌的百分率则明显高于杆菌、螺旋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术后3月,球菌百分率较术后1周略有降低,而杆菌、螺旋体趋于上升,且两组间的变化程度不一,在实验组中球菌百分率下降,而杆菌及螺旋体百分率回升,均明显慢于对照组。
2.有效的控制菌斑对龈炎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菌斑是导致龈炎、牙周炎的主要病因。目前已肯定,用机械的方法来控制菌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两组病人术后1周,菌斑虽较有效地被控制,但术后让病人掌握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更为重要。在口腔临床工作中,许多医务人员把注意力放在专业性的洁治中,忽略了术后对患者传授口腔卫生知识及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菌斑控制方法,因而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文通过两组的临床实验疗效观察体会到,在实验组中,掌握较为有效的菌斑控制方法,如正确掌握沟内刷牙方法及合理应用牙签、牙线等,该组患者在菌斑被有效控制后的1月、3月与对照组相比较,临床各项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0.001)。由此可见,有效的控制菌斑,对在维持龈炎的治疗效果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