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中医医师 >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考点——脊髓灰质炎后遗症(1)

2012-12-15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亲神经病毒所起的急性传染病,常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因多见于小儿,且部分患儿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或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故又名小儿麻痹症。本病多散发,但易流行,以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发病为多。因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点为具有嗜神经毒性,其他组织则受害较少。病毒虽可散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脊髓损害为主,脑干次之,尤以运动神经元的变化最显著,故临床上常见有四肢弛缓性瘫痪。瘫痪大都在4~6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较快恢复,以后则恢复缓慢。若未及时积极治疗,则长期瘫痪的肢体可发生肌肉萎缩,血液供应不良,骨骼发育受阻而严重影响活动能力,留下后遗症畸形。瘫痪好发于下肢,上肢则较少。

  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痿症”范畴。有“肺热叶焦,则生痿癖”的记载。痿者萎也,有萎软无力的意思。

  【临床表现】

  1.前驱期 大多有低热或中等度热,伴咽痛乏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或有纳呆、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与病毒首先侵犯上呼吸道及肠道有关。3~4天后,大多数患者体温下降痊愈(称顿挫型),一部分患者则进入瘫痪前期。

  2.瘫痪前期 当体温下降后又再次上升,此时除发热,上呼吸道及肠道症状外,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为头痛、全身肌肉痛、婴儿不愿人抱,动之即哭。

  3.瘫痪期 热退后腱反射首先减弱或消失,并相继出现不同部位的瘫痪,其特点为弛缓性,但感觉正常。分布不均匀,不对称,肌张力减低。

  4.后遗症期 急性期过后1~2周瘫痪肢体逐渐恢复,运动范围及肌力逐渐增加,一般都从肢体远端开始,腱反射亦渐恢复正常。若不及时治疗,失去了神经自主恢复功能,则发生了小儿麻痹症的种种肢体畸形(如马蹄内翻足,高弓足、膝反弓等)。

  起病一周内可从咽部及粪便内分离到脊髓灰质病毒,粪便阳性可持续2~3周。早期从血液及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的意义更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