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本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很高,随着人类社会步入老年化,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症后骨折已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严重威胁。国外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工作较早,我国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是近十年的事,而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理论探讨和临床研究更为少见。现谈谈本人对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些认识和思路。
骨质疏松症大抵属于古代文献中的“骨痿”、“骨枯”、“腰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肾中精气的变化与骨的关系密切,若肾精耗损,则其主骨生髓的功能减弱,而致髓不养骨,骨质丢失。针灸具有调和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功能,能够调整和改善脏腑功能。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有效地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纠正激素的紊乱状态,平衡钙磷代谢,从而从根本上改善骨质疏松的程度。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般原则
1.遵循三个层次的原则: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众多,病机及临床表现复杂,临床首先应辨证论治,确定病变所涉及脏腑经络,病位之深浅,病性之寒热虚实,进而确定治则、腧穴及补泻手法。其次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骨质疏松症的类型很多,有原发的,有继发的,故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要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选用穴位。其三是对症选穴,针对骨质疏松症常见的腰背痛、骨痛等症状选用适当的穴位。
2.根本点着眼于补肾:骨质疏松症多责之于肾虚。现代医学研究亦说明肾虚证的本质表现为垂体和靶腺功能的退变,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低下的诸多表现与骨矿含量减少的病理是一致的。肾虚是骨质疏松症最根本的因素,故治疗本病应从补肾着眼。
3.无症治本,有症标本兼治:临床上有些患者无临床症状,而仅表现为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降低;另外一些患者有腰背痛、驼背、骨折等临床表现。对于前者当从“补肾”论治,以治其本;而后者则应在补肾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证论治,标本兼治。
4.多取背俞穴、原穴: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的穴位,原穴是原气留止的部位,两者多用以治疗五脏之疾,取背俞及原穴能调整五脏功能,通达三焦原气。治疗本症常取肾、脾两脏的背俞穴肾俞、脾俞及原穴太溪、太白。
5.取八会穴:肾精不足则无以生髓,则病髓枯;髓枯无以养骨,则病骨痿;骨痿则筋不能任用,则病筋软。故治疗本病可取髓会绝骨,骨会大杼及筋会阳陵泉。
6.疗程:骨的代谢周期较长,一般而言,整个骨的重建过程持续约3~4个月,且该时只有70%的骨基质矿化,完全矿化还须4个月左右的时间。故整个针灸疗程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为防止穴位疲劳性,可在治疗期间适当休息几次或采用两组穴位交替治疗。
辨证论治
1.肾虚证: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证型,凡有骨量减少都可辨为此证。临床辨证有偏阴虚、偏阳虚、阴阳俱虚或肾精不足之分,但总以补肾为要。治宜补肾益精、壮骨填髓,选用补肾基本方,取足太阳、足少阴、任脉为主,采用补法或加灸。肾俞、太溪补肾,关元、神阙补养真元,大杼、绝骨、阳陵泉以壮骨填髓舒筋,肾阳虚者加炙命门。
2.脾肾阳虚证:在肾虚证的基础上兼见脾阳虚的症状,治宜健脾补肾。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脾俞、太白、足三里以补益后天,调养脾胃。针用补法或加灸。
3.肝肾阴虚证:在肾虚证的基础上兼见肝阴虚的症状,治宜滋水涵木。基本方加肝俞、太冲。用补法,不灸。
4.瘀血阻络:症见腰背、颈项、髋、膝、踝关节疼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基本方加血海、三阴交。
5.寒湿痹阻:症见腰背痛或全身骨痛,遇寒加重,身重困倦,或关节屈伸不利,舌苔白滑,脉滑。治宜温化寒湿,基本方加阴陵泉,重灸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