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学和研究生的双重扩招,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研究生就业难到底根源何在?
研究生就业难,在于当前教育制度的缺陷。从2009年开始,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国开始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比2003年翻了一番。今年,教育部叫停了本科扩招,但研究生扩招却愈演愈烈。
从长远来说,研究生扩招只是将就业难的问题延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高校的教育资源没有同步增长、提高。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实行的是导师制,一名导师带数十名研究生的实例屡见不鲜,论文抄袭、科研能力下降等问题层出。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是否真正称得上是科研型人才?许多用人单位都打上问号。
研究生就业难,更多还在于自身定位不准,好高鹜远,而实际操作能力又不能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大部分研究生心目中,有了一个硕士文凭如同贴上金字招牌,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他们要工作稳定,又要轻松、待遇高,还要工作环境条件优良。然而,伴随着扩招,硕士研究生在人们心中的份量已大不如前。比如,有些用人单位经过实践发现,一些研究生根本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论动手能力甚至赶不上高职生。
研究生就业难,还在于当前的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没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许多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再加上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实用型人才仍然较少。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等提供的学术性岗位逐年减少,很多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必然面临就业难题。(作者系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