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和教育作用。
(2)班主任如何培育班集体。
(3)班主任的作用。
(4)如何组织课外活动。
考纲链接
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
3.班级管理的作用:(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模式。
(1)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规章制度包含的内容: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②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③由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2)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实施平行管理的注意事项:①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②通过转化个别学生,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3)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施民主管理的工作要求:①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②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4)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
目标管理的要求:①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②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9.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10.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者。
11.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的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12.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