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
巧用“三把尺”
晨雾支招称,志愿填报要用好“三把尺”:第一把是学校的录取线,这也是迈进这所学校最起码的门槛;第二把尺子是报考院校的平均分或者说密集录取分区,这是有把握进入这所高校的尺度;第三把尺是报考院校的录取最高分,这是是否能随心所欲在这所学校挑选专业的尺度。但是实际录取时,家长和考生为了害怕“浪费”了考分,往往只用第一把尺去量,那是很有风险的,越是接近第二把尺,把握就越大。“一分都不浪费的志愿未必是好志愿,如果浪费了一点那实际考试发挥不好也能被录取,如果发挥好了就可以进入更好的专业。但是往往很多家长不愿意那么去做,总希望去够一够更好的院校。”
□学生案例
高分没hold住一志愿落选
方天浩是北京八中的理科生。今年高考,他考了624分的好成绩,却与第一志愿复旦大学失之交臂。
他说,考前报志愿时,主要根据一模成绩,确定自己的区排名,再通过排位对应相应区间的高校,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择一志愿学校。当时,他锁定了复旦的技术科学实验班和中科大的计算机专业作为一志愿的备选项。经过权衡,方天浩没有选择把握更大的中科大,而是“决定冲一冲”,报考复旦。确立目标后,对于二志愿,他无暇过问,只圈定了专业,凡与计算机或科学技术相关的专业均可,至于报哪所学校都交由父母代劳。最终他填报了北理工、武汉大学和北工大作为二志愿学校。
直到录取结果出来以后,方天浩才为报志愿时的冲动后悔。虽然手握624的高分,但与他所报一志愿专业录取线还相差十来分。最终,他被北工大录取。不过,他的专业与他一志愿选的专业很相似,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