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D2.A3.C4.D5.B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6.C7.B8.B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9.(3分)D10.(3分)C11.(3分)C
12.(9分)(1)(3分)我恰巧患有隐疾,正要治疗它,没有空闲顾及天下的事。【评分参考】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适”“方”2处,每译对1处给1分。
(2)(3分)像王子搜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不因为国事而伤害自己的生命,这原本是越人要找到他并要他做国君的原因。【评分参考】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若”“固”2处,每译对1处给1分。 (3)(3分)恐怕你听错了,鲁君会降罪于你,不如(回去)将情况审查核实清楚。【评分参考】译出句子大意给1分;“遗”“审”2处,每译对1处给1分。“遗”音wèi,意为“给予”,可译为“降(罪)”。
13.(3分)愚以为/书之亡在楚汉之兴/沛公与项羽相继入关之时也/夫小人之为不善/未必其一出而祸天下/惟坐视其坏而莫为之所/其终乃一坏而不可救。【评分参考】每处0.5分,“愚以为”后未断开可不扣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14.(8分)(1)(4分)作者写作此词时正客居济源,已与李辅之分别三年了。上片,作者回忆三年前的初秋时节,在济南(齐州、东州)与李辅之泛舟畅游大明湖的惬意与欢欣;下片,作者回到现实,写在济源思念相隔千里、远在东州的朋友。
【评分参考】时间2分:上片时间是“三年前”,下片时间是“现在(写作此词时)”。空间2分:上片空间是在“济南(齐州、东州)”,下片空间是“济源”。
(2)(4分)作者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2分)作者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2分)【评分参考】结合“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句意展开分析,意思答对即可。如果考生仅围绕“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谈离愁,酌情给1-2分。
15.(5分)(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其翼若垂天之云(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4)安能行叹复坐愁(5)云无心以出岫(6)只是当时已惘然(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评分参考】8个小题,从中任选5小题作答即可。每空1分。填对一空给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多字、少字,该空不给分。如答题超过5空,则按所答的前5空计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16.(4分)CE【评分参考】每答对1个选项给2分。
17.(4分)①表面上是描写周恩来这样优异的中国人骨子里的儒雅凝练为西方人所不及,实际上是映衬鲁迅骨子里的精神气质为西方文豪所不及。(2分)
②说明鲁迅文气逼人而不嚣张的相貌是其内在精神气质的一种体现。(2分)【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
18.(4分)答案示例:“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1分)这句话实际上是称赞托尔斯泰和鲁迅“伟大”“长得有样子”,(1分)作者却以他们自许的语气说出来,语言俏皮、风趣,耐人咀嚼。(2分)【评分参考】选出合适的语句1分,赏析精当3分。
19.(8分)第一问:相貌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个性和内在精神气质。(2分)【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答案示例:可以得到印证。从《祝福》中祥林嫂不同阶段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祥林嫂精神状态和命运的变化。作者对刚到鲁镇的祥林嫂的描写(“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又只是顺着眼”),说明她此时虽然新寡,但对生活还未丧失信心。到祥林嫂再寡丧子之后,出现在读者眼前的祥林嫂,外貌发生了变化(“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精神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待到祥林嫂捐门槛而仍未改变命运并被赶出鲁家之后,其外貌再次发生了变化(“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说明她此时已精神崩溃,彻底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最终坠入悲剧的深渊。(6分)【评分参考】举例恰当给2分,能结合例子展开具体分析,探究言之成理给4分。如从相反的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正常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