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 - 20题。(19分)
穷鬼传
戴名世①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日:“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汝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者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请从他人。”穷鬼日:“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蹋跨,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剌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穷鬼日:“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且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属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日:“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注】①戴名世:清初桐城人,字田有,一字褐夫,文中“被褐先生”即指自己。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已,请从他人 无已:不得已
B.所往而刺谬 刺谬:荒唐
C.然余之罪,顾有可矜者 矜:夸耀
D.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 溷:搅乱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不介而谒先生于家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B.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我故韩愈氏客也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自余之先生也 惟草木之零落兮
1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写曾附于韩愈的“穷鬼”附于作者身,借此指斥他所处的那个黑暗、恐怖、颠倒、势利的社会。
B.穷鬼虽穷,喜欢到处游荡,却不肯苟且附人,附于被褐先生,是因为九百余年才找到一个像韩愈这样的人。
C.穷鬼与被褐先生相处几十年,使得先生“召笑取侮,穷而无归”,但也激发了被褐先生追求人生不朽价值的意识,其功也不可没。
D.本文用对话形式来表现戴名世对于现实的态度,抒写自身孤穷的感叹,消极之中包含着愤世嫉俗的情味,可谓别出新意。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2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7分)
(l)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4分)
(2)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①
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②,倾酒绿,借颜红。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③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
【注】①此词是词人刚被贬官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时所作。②兽火:指有兽头装饰的火盆。③上国:京城。
21.本词开篇三句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22.结合全词简要赏析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4分)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韩非子:“富贵者,人臣之大利也。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23.请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孔子的义利观。(2分)
24.请简要分析孔子、韩非子、董仲舒的义利观有何不同。(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 。”(《论语》)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3)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4) ,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5)云中谁寄锦书来, , 。(李清照《一剪梅》)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逃避未必躲得过,
面对未必最难过,
孤单未必不快乐,
得到未必能长久,
失去未必不再拥有。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未必”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