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自主招生政策被指“掐尖” 进大学也要“门当户对”?
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初衷,本是拓宽多元化选才渠道,“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从各名校制定的招生政策来看,“成绩优秀”却仍是无法绕开的先决条件。被确认有推荐资格的学校,也多为各地的中学名校。
北京大学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生新标准明确要求“基础学业成绩位居(评估)全年级前5%以内”,这引发部分中学名校校长的争议,被认为带有明显“掐尖”的倾向。认为长此以往,将导致自主招生全方位选才的成效大打折扣。
在清华大学2012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明确列出221所中学名校具有“领军计划”推荐资格。这种做法与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名大学对名中学, 具有明显的“门当户对”的意味。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大学把自己的选拔人才限定在名牌中学,也是一种歧视,对于绝大多数中学是不公平的。这种“门当户对”的做法,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更大空间。他建议大学敞开大门和胸怀,允许所有中学校长、教师和学生本人推荐人才。
有评论指出,当下高校自主招生最需要解决的不是“掐尖”,而是给天才、偏才开辟通道。对此,部分名校业已付诸行动。
清华大学的“拔尖计划”即定位于此。据介绍,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中的“拔尖计划”,旨在为天才、偏才开辟通道,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而北大则着眼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北大招办近日发布的《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发展过程,让综合素质成为可被考量的指标,将在2013年的校长推荐制中试点使用。
有媒体对此评论称,这一举措体现了北大的选拔思路,企图打破唯分数论,在倡导中学素质教育包括过程评价方面,的确起到引领作用,但实际操作性仍有待加强。
热点事件拷问社会道德 公民教育从“举孝廉”开始?
不久前发生的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引发各界反思。有学者将悲剧事件的根源归结为公民教育的缺失,认为学校应增加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事实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已写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却没有政策和配套措施的支持,很难落到实处。
北大成为第一所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出明确要求的名校。该校在2012年自主招生遴选条件中,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不得被推荐。
这种类似于古代“举孝廉”的招生政策受到各界密切关注,其中,第一项“不孝敬父母”更是引发诸多争议。网上形成了两股针锋相对的意见。有网友为新规叫好,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认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最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事实上,在当前公民教育存在欠缺的情况下,高校招生“重德行”,其指向性意义尤为重要。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可以在这些看似生硬的标准面前躬身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长远来看,亦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