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敬请关注读书人网站:http://www.reader8.com/
高校学生会官僚化 学生干部可保研成潜规则
据工人日报消息,菜鸟们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之后能够混出名堂来的却寥寥无几。通过学生会工作获得保研或者增加就业筹码等利益诉求,似乎才是部分学生会们走下去的真正动力……
“干部”
大学不是社会,但大学里有一门有关学生会的学问,令入学的新生费解。许多菜鸟抱着“锻炼自己”的目的递交入会申请,之后能混出名堂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负气远离学生会,有人坚持走在“混学生会”的路上。
学生会,究竟是追名逐利之地,还是锻炼学子能力的试验场?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几所高校,听到的声音各有不同。
有些人的官僚气,“让人很不舒服”
今年的大学开学季,顺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刘若和王亚楠,还沉浸在对大学生活热烈而新鲜的体验中。
一则学生会招新的告示,让两位女生心动。王亚楠和刘若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院校学生会组织。然而,短短两个月后,她们对学生会的看法便发生了改变。
“本来很想做点东西,结果参加后感觉,很多做了部长、主席的师哥师姐们,对我们这些小干事实在太没有礼貌了,可以用张牙舞爪、吆三喝四来形容。”刘若说,“在第一次开会时,一个当了副部长的师姐很狂地说,‘给你们一些建议,你们想听就听不想听就算了’,那感觉就像训下属。”
一些小细节也让刘若感觉到了压迫感。“见了师哥师姐怎么问好?怎么快速地和部长们建立较为紧密的关系,在众多的干事中崭露头角,这些都让人觉得好复杂啊。有些人身上的官僚气,也让人很不舒服。”感觉到明显的不平等和失望之后,刘若选择慢慢地远离学生会。“我想,毕竟大学还是要以学业为主,既然自己未来的目标是出国,还是先学习吧。”
与刘若不同,王亚楠被分到了生活部,部里人很少,事情也比较少,平时负责带她的副部长人很好,这让王亚楠多少有些安慰。
但是,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中,王亚楠慢慢发现,即便没有太多的具体事务,每周一次的学生会例会,也会耗去自己太多的时间。“每次开会大概需要1个小时左右,一周一次这样的会议,除了最初能够让大家互相认识之外,后来基本上是在听副部长、部长们闲扯,没有什么实质议题。”王亚楠认为,“这样的会议完全可以删减,有具体任务时再开会更好。”
在王亚楠的计划里,未来是一定要上研究生的,但在学校庞大而复杂的保研规则中,社会工作这一项,占有相当的分值。这让有点内向的她对是否继续从事学生会工作,有点犹豫不决。“其实,我和刘若都参加了一些社团,比如红十字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他们定期组织的一些公益服务活动,像去敬老院、组织大家献血等活动,对我们的影响更趋于正面。但是,那些社团经历在保研中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