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建议您关注读书人网站: http://www.reader8.com/exam/yishidongtai/
近期由台湾26家医学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于4月13日发表躁郁症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发现躁郁症的致病基因,相关成果文章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bipolar I disorder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公布在Nature子刊《Molecular Psychiatry》上。
第一型躁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其主要特征为患者会反覆发生躁症(mania),而部份患者也会出现忧郁症(depression)。此病影响病患的生活与社会功能,形成自杀的高风险,也对家人的生活品质影响很大。近期研究指出此病的遗传机率 (heritability) 在80%左右,且为多基因遗传模式,然而其致病的原因还无法确知。罹患第一型躁郁症的人数占全球60亿人口的1%左右,早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视的公共卫生议题。
有鉴于此,台湾第一型躁郁症研究联盟(Taiwan Bipolar Consortium)于2003年正式成立,此篇论文即联盟之合作成果。本研究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郑泰安教授主导,并由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基因体医学国家型科技计画」成立之「国家基因型鉴定中心」执行。
研究团队利用高密度基因型鉴定方法,分析1409位台湾华人第一型躁郁症患者之基因,找到四个致病基因 SP8, ST8SIA2, CACNB2与KCTD12,其中三个 (SP8, CACNB2与KCTD12) 是全球首次发现,将期待日后在其他人种加以验证 (replication)。SP8与ST8SIA2是主要负责胚胎时期脑部发育的基因,这两个基因的发现支持第一型躁郁症是一种源自脑部发育障碍的疾病的理论。ST8SIA2也在高加索人被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支持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有部份相同的致病机制。CACNB2与KCTD12则是调控人体内钙离子与钾离子通道 (ion channel) 的基因,这两个基因的发现支持脑部离子的不平衡是引发第一型躁郁症的致病机制之一。另外,本研究也验证了在高加索人同样以高密度基因型鉴定方法找到的另一个躁郁症致病基因 ANK3 (调控人体内钠离子通道的基因)。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管控离子通道的基因与情绪稳定剂,包括锂盐与几种抗癫痫剂的药理作用有关。
郑泰安特聘研究员表示,本研究对第一型躁郁症基因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进展。此研究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华人及亚洲族群第一型躁郁症之大型基因研究。研究成果意指第一型躁郁症的致病基因可能有些在不同人种皆存在,有些则可能只在特定人种存在。未来将与全球研究团队合作,做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也将朝药物遗传学方向迈进,希望在「个体化医药」(personalized medication) 研究上有所突破,期待能和公共卫生、社区医疗照护结合,提供更全方位的医疗照顾与预防治疗(包括自杀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