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频道 > 考研英语 >

考研常用的翻译技巧

2010-12-16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推荐阅读: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及多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3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4.拆句法和合并法(和唐静老师的很想象):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这样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语语序,顺译全句,顺应现代汉语长短句相替、单复句相间的句法修辞原则。

  5.正译法和反译法: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二、被动语态译法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尤其是在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几乎随处可见,凡是在不必、不愿说出或不知道主动者的情况下均可使用被动语态,因此,掌握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对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习与应考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译汉文章的内容多以科普文章为主。在汉语中,也有被动语态,通常通过“把”或“被”等词体现出来,但它的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因此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在很多情况下都翻译成主动结构。对于英语原文的被动结构,我们一般采取下列的方法:

  1.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英语原文的被动结构翻译成汉语的主动结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

  (1)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做主语。在采用此方法时,我们往往在译文中使用了“加以”, “经过”, “用……来”等词来体现原文中的被动含义。

  (2)将英语原文中的主语翻译为宾语,同时增补泛指性的词语(人们,大家等)作主语。

  (3)将英语原文中的by, in, for等做状语的介词短语翻译成译文的主语,在此情况下,英语原文中的主语一般被翻译成宾语。

  (4)翻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5)翻译成带表语的主动句。

  总的来说,得出这种结论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能够假定这个孩子对测试的态度和与他比较的另一个孩子的态度相同;他也没有因为缺乏别的孩子已掌握的有关知识而被扣分。

  (注意上述翻译技巧在该句翻译中的综合运用。)

  2.译成汉语的被动语态。英语中的许多被动句可以翻译成汉语的被动句。常用“被”, “给”, “遭”, “挨”, “为……所”, “使”, “由…”, “受到”等表示。

  三、形容词译法

  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有很多差异之处,翻译时往往能死扣原文逐词逐句译出。下面拟谈谈形容词的翻译问题。

  (一)、一些原义并无否定意思的形容词和别的词搭配,有时可译成否定句。

  (二)、为了使译文自然流畅,读起来顺口,在一些形容词前可根据上下文内容加上副词“很”、“最”等字。

  (三)、有时可将英语的“形容词+名词短语”译成汉语的主谓结构。

  (四)、如果一个名词前有几个形容词修饰,英译时应根据汉语习惯决定其顺序。

  (五)、英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同连系动词构成复合谓语时,翻译时可将形容词译成动词。

  (六)、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英语里的形容词有时译成汉语副词。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