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的挑战,毕业后高薪的诱惑,使MBA报考的热度在近几年一直不断攀升。但作为一项经济、时间成本都较高的投资,如何使自己的投资回报率更接近最佳?今年MBA培训市场又有哪些变化?
[看动态]
优秀MBA课程实践化
当市场成熟后,怎样给学生带来切实的价值,就成为MBA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也促使一些优秀的MBA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帮助学员架通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适应实战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以交大马赛MBA为例,他们将学员论文答辩的时间提前,以便学员有充分时间考虑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每次4天的集中授课前,会由项目组牵头添加一次预习,通过专家与学员、学员与学员的互动对课程形成大概的脉络,搭建一个快速进入的通道;他们还在4天的课程中增加了半天企业实战课程,请外企高管分享自己企业或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作为对虚拟案例的补充。
本土MBA低龄化
信息显示,国内一线院校MBA新生入学平均年龄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在逐渐蔓延。
据悉,目前国内MBA项目的考生平均年龄维持在27-29岁,80后在MBA报考人员中的比重已经越来越高,很多是刚刚符合工作满三年的条件就来报考的。这也促使院校在招生的时候,越来越注重加大面试的比重,在工作经验及管理潜力上把好关。
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低龄MBA学生毕业以后年龄只在30岁左右,身体和精力都处在最佳状态,在竞争方面具有优势。
[明需求]
企业金融管理及资本运作人才
无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还是近两年国内A股市场的火热,都使市场对于懂得金融、财务类的管理人才产生极大需求。
据悉,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熟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管理人才,这也是个人角色由企业中层向高层发展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其次是懂得资本运作、熟悉国际及国内金融市场规律的专才。企业的并购、扩张、投融资以及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业务运作都对这类人才有极大需求。尤其是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以及金融投资工具、衍生产品的日益丰富,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被普遍看好。金融方向MBA招生也一片向好。
跨文化管理人才
各种信息均显示,中国优秀经理人特别是具备跨文化背景的人才更是奇缺。
可以看到的一点是,虽然跨国公司国内分公司中不乏本土高管,但是能在亚太地区担当高层的却是凤毛麟角,跨文化管理成为中高级人才技能上的一块短板。
这是因为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扩张和本土化进程中,一来相关的并购、整合动作相当频繁,二来企业内部不同文化差异下的沟通和管理等,都需要有能够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既了解中国国情又熟谙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全球化人才。
此外,中国许多优秀企业或是因为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或是希望在国际范围内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走出去的愿景和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新兴的全球化经营战略需要许多成熟的跨文化人才来运作。
正因为此,那些能够真正实现国际化教育、融合东西方管理文化差异的MBA、EMBA项目受到了更多关注,不少国际MBA项目的毕业生平均起薪在以两位数的幅度增长,也成为最好的佐证。
[选择]
四招确定衡量标准
所有人都希望到那些一流的商学院享受一流的MBA教育。但在选择前,人们必须自我考问,我选择的MBA项目是最适合我的吗?没有找到“门当户对”项目,或者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使得不少人毕业后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工资没什么增长甚至找不到工作的MBA也大有人在。随着MBA教育市场的细分,以及分层化愈加明显,MBA的项目选择也成为一大课题。
王华表示,选择MBA项目,可以分几步走。首先,明确目的,将读MBA纳入职业框架,确定读MBA是为了寻求职业发展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为拿证书。其次,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评估体系。然后依据不同的权重对这些项目进行打分。这个体系包括:
根据自己的外语水平、是否有时间备考等选择是读国内院校开设的中文MBA项目,中文授课国际MBA还是中外合作MBA项目。
其次,MBA项目学费是否与自己的收入相契合。学费与自己的年收入不宜形成太大差距,一来收入水平相对而言决定了你的现有价值,如果想通过读MBA达到不符合实际的跨越,难度较高;二来也会形成一定的经济压力。以交大马赛MBA项目为例,学费相当于学员半年的收入,王华表示,这样一个尺度还是比较合理的。
三是根据今后职业发展定位,决定是建立本土化的人脉,还是国际化的人脉。如果今后主要计划在国内发展事业,从事与国内市场相关的行业和岗位,那么应该考虑国内优秀的商学院,因为这里可学到更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解决思路,并可直接积累起能够利用的人脉资源。
但如果想进入海外公司、外资企业工作,或开拓海外市场,就应该考虑选择国际MBA,以了解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和规则。
最后再看目标院校的师资、课程设置、学习时间的安排、后续服务等是否能满足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