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
诊断
(1)尿路感染
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有尿路感染症状。具备上①、②两项可以确诊。如无②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④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
⑤尿细菌数在104-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2)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
具备了上述尿路感染标准,兼有下列情况者:
①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
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为膀胱炎。
③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
④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 ⑤经治疗后,仍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光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3)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
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②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③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4)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困难综合征),应具备下列三条:
①女性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但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
②多次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
③尿中白、红细胞增加不明显,<10个/HP。
(5)尿路感染复发应具备下列两条:
①经治疗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9周内症状再现。
②尿细菌数≥105/mL,且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而且为同一血清型,或药敏谱相同)者。
(6)重新发生的尿路感染(再感染),应具备下述两条:
①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症状再现(多在停药6周后)。
②尿菌落数≥105/mL,但菌种(株)与上次不同者。
泌尿系感染-治疗
(1)膀胱炎
抗菌药3天疗程;或大剂量抗菌药1次(单剂)疗程。(如用羟氨苄青霉素3g或复方新诺明4片顿服。)
(2)急性肾盂肾炎
①选择有效抗菌药,用常规剂量作2周疗程。给药后如症状于48~72小时内无明显好转者,或尿菌阳性者,应另选有效药物治疗。
②疗程结束后5~7天复查尿菌,如仍阳性,则换另一种有效抗菌药,治疗2周。然后再作尿菌复查。
(3)慢性肾盂肾炎
①首先应寻找不利因素(如尿路结石、畸形、尿道颈梗阻、前列腺炎、尿道内炎症病灶、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并设法纠正。
②根据药敏谱选择有效抗生素1~2种,单独或联合治疗2周,停药1周后复查。如尿菌仍阳性,则可另选有效药物治疗2周。如经3个疗程,症状虽减退,但尿菌仍阳性者,可改用抑菌疗法。
③抑菌疗法,选择有效的抗菌药,每晚睡前排空膀胱后服1个剂量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2片或呋喃口旦啶0.1g或强力霉素0.1g ,增效磺胺(TMP)0.1g等,连续3~6个月,必要时可服1年,以抑制尿中细菌大量繁殖,控制尿感发作。据报告经3~6个月,有60%的尿菌可阴转。
④支持身体的抗病能力,可按中医辨证治疗。
(4)无明显发热腰痛等表现的尚未作定位的尿路感染
①单剂大量1次疗法。如为膀胱炎则大部分可治愈。
②如单剂量治疗不能控制,则多数为肾盂肾炎,可选择恰当的药物,给予2周的治疗。
(5)尿道综合征
对尿菌检查阴性,但症状明显者可试用四环素0.5g,每日4次共3天,或强力霉素0.1g,加增效磺胺0.1g,每日2次,治疗3日。对症状不重者,则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