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频道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快速审题十五个小方法

2010-08-15 
对于多因素的作文题,可以使用化简因素法审题,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因素为单一因素。这样,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审题的目的。
推荐阅读:

高考话题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九·重视文面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快速作文要求在一两分钟之内完成审题任务,确定文章立意,不但要求对作文题目把握得准,而且要求速度快捷,不能磨磨蹭蹭、慢条斯理地去分析和揣摩。下面介绍几种快速审题的基本方法。

 

     l.同步审视法

  非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快速作文的审题不能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同步审视法要求对题旨、题材、中心、重点、体裁等做同步审视,也就是说,一览无余,同步完成,不再按部就班,逐条揣摩。这好比盖图章,一般人签名是一笔一画地写,而盖图章则只要往纸上按一下就行了,很显然,盖图章比一笔一画地写要快得多。一个神枪手在向目标开火时,不象一般射手那样,第一步托枪,第二步瞄准,第三步开火。他的瞄准和扣扳机动作也几乎是同步完成的。运用同步审视法审题,也是这样。

  同步审视法要求简化审题程序,采用扫描的办法,对题目瞥一眼,立即就能决定写什么,表达什么主题。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①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②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③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④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⑤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通过以上程序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

  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七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事,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这样的事,一般说来有点出人意料之外,情节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富于戏剧性。但是光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分析到这里,审题的过程才算完成,最后的结论是: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而又有意义的事。这样的审题方法,虽然对题目把握得比较准,但是程序太繁琐,费时太多,不符合“快速”的要求。

  同步审视法只要瞥一眼《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有趣的》这个题目,瞬间就能做出判断:写一件新鲜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有意义的事。为什么同步

  审视法能迅速对题旨做出判断呢?关键的问题是使用扫描法,简化了思维程序,省去了繁杂的分析过程。因为“身边的”、 “有趣的”、“一件”、“事”等因素,在题目中都有明显的标志,可以一览无余,不必再按部就班去思考和分析。既然是写“一件事”,体裁当然是记叙文,这个问题也无须考虑,写任何文章都要注意社会效益,因此所写的事情不但要求有趣,还必须有意义。这样,把七个思维程序简化为一个,只要抓住一个“趣”字稍加分析,就完成了审题任务。

  同步审视法的另一个要领是高屋建瓴。只有居高临下,才能一览无余。有些作文题,表意层次比较复杂,如果逐条推敲,必定费时间。这时只要抓住关键的一步进行思考,其它各步也就完成了。比如写《改革之风吹进了校园》这个题目,运用同步审视法审题,看到题目,立即就能明确题旨:写学校的改革新事.把眼光集中到“改革之风”的“风”字上,稍加思考,就知道“风”即事,明确了“改革之风”就是“改革之事”,那么题目的题旨、题材、中心、体裁等问题都在瞬间解决了,所有审题应该完成的任务,都已在思考“风”的同时一览无余,同步完成。

  这样审题所需的时间短,而对题目也把握得准,从而达到了“快速”的要求。

  2.化简因素法

  对于多因素的作文题,可以使用化简因素法审题,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因素为单一因素。这样,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审碉的目的。

  所谓作文题目的因素,就是指文题提供的已知条件,也就是审题的出发点。比如《理想和梦想》这个题目就包括了“理想”和“梦想”两个因素。而《树木·森林·气候》这个题目就包括了“树木”、“森林”和“气候”三个因素。《生活的苦涩与甜美》(台湾省1981年大学联考作文题),这个题目包括了“生活”、“苦涩”和“甜美”三个因素。审题必须从题目的因素出发进行思考和分析,文题的因素多,思考的头绪也就多,审题的时间也必然花得多,要快速审题,对多因素的题目必须先行化简,使之成为最简因素文题。

  化简因素法有两个要领,一是合并同类因素,二是去掉无效因素。现以1990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说明在审题过程中怎样具体运用化简因素法。

  1990年高考作文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拱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600宇。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作文题,包含了六个因素:①母亲,②第一个小姑娘,③第二个小姑娘,④玫瑰园,⑤玫瑰花,⑥玫瑰刺。运用化简因素法来审视这道题目,第一步去掉无效因素①③,因为题目只要求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展开议论,“母亲”和“第二个小姑娘”可以去掉,不加考虑。第二步合并同类因④⑤⑥,玫瑰刺长在玫瑰花下,玫瑰花长在玫瑰园,所以因素⑤和⑥都可以合并到④里。这样六个因素最后只剩下了两个因素,即第一个小姑娘和玫瑰园。于是审题的目光只需注意一个问题:第一个小姑娘对玫瑰园的看法是否正确?小姑娘因为看到玫瑰花下面有刺,就认为玫瑰园不是个好地方,显而易见,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这道材料作文题的题旨就在于此:告诉人们必须用全面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这就是文章的最佳立意。找到了文章的最佳立意,拟题和选材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这样,很快就完成了审题任务。很多考生的作文之所有失误,就在于没有找到文章的最佳立意,也就是说,没有过好审题关。

  运用化简因素法审题,有时要全部舍弃题目中已有的因素,而去寻找新的因素。一些用联合结构的形式表达的作文题,往往是这样。比如《成功与失败》、《四化与文化》、《父与子》、《师生之间》等等都是这样。这些题目中都有两个因素,但已有的两个因素都不是写作的重点,写作的重点在沟通两个因素的新因素上。懂得了这个道理,审题时就不会对已知因素逐一揣摩,只需找到两个因素的内在联系点(新因素),审题的任务就完成了。比如写《师生之间》这个题目审题时就不会分别在“老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上动脑筋了,只要写出一种新型关系就行了,老师和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等等,随便写哪—个方面都可以。找到文题蕴含的内在因秉,审题任务即算完成,不必再在其他方面浪费脑细胞和时间。这样,审题的速度也就快捷了。

  3.掌握重心法

  有些作文题,只要准确地把握其表意重心,就能迅速明确立意,确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很多弯路,这种方法叫柞掌握重心法。文题的表意重心就是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昨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份。

  1977年高考全国各省(区)

  独立命题,陕西省、山东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作文题都是《难忘的一天》,江西省命的是《难忘的时刻》,广西壮族自治区命的是《难忘的日子》,西藏自治区命的是《难忘的一件事》。题目虽不同,有的是“一天”,有的是“时刻”,有的是“日子”,有的是“一件事”,其实它们的表意重心都在“难忘”二字上,所以审题时只要扣“难忘”二字思考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省时间,加快速度。

  如果作文题目是独词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只要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进行思考就可以了,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比如《桥》、《路》、《蜡烛》、《黑板》、《春风》、《攀登》、《习惯》等题目都是如此,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一点就行。这在快速审题时有个术语,叫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全面思考费时太多,不符合快速审题的要求。

  4.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审题法,又叫穿透障碍法。有些作文题,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但是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比如写《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无法下手的。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在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审题,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老师在灯下备课,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树叶在沙沙作响,河水在哗哗地奔流,小偷在蠢蠢欲动,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公安战土正整装待发,党政领导在筹划方略,一个个小生命在呱呱落地……,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再如写《古老的小镇》这个题目,从字面上看,是写小镇的古老,其实是要写古老小镇的新生,写它的新气象,帮风貌、新变化。《一件平凡的事》,其实是要写出事情的不平常的意义,《一个平凡的人》,其实是要写他的不平凡的事迹。掌握了反向思维审题法,一见到这类题目,能迅速穿透文题表面的障碍,,把思维引向反面,很快便能审好题目。

  5.满足要求法

  有些作文题,具体规定了写作要求。运用满足要求法审题,顾名思义,就是按文题的要求写作,对其他无需多加考虑。快速审题要求思维程序简化,要在极短的瞬间即明确题旨,确定写什么。满足要求法实际上是审题的捷径。

  现以1985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作文题为例来说明。

  198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

  澄溪中学附近有一家前进化工厂。工厂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气体和废水。广大师生和附近居民长期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工作学习受到影响。几年来,学校多次向工厂提出意见,要求妥善解决污染问题。但厂方以生产任务繁重、技术力量薄弱和经费开支太庞大等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决。

  试就上述问题,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

  这道给材料作文题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只要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审题任务,诀窍在哪里?题目要求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写一封信。这封信写些什么?只要满足“反映情况,申述理由,呼吁尽快解决”这个要求行了。很多考生的文章就写这么三段:一段反映情况,二段申述理由,三段呼吁尽快解决。评卷时,这些考生的文章都获得了较高分。所以说,运用“满足要求法”审题,无需多动脑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把题审好。再看1986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果温度湿度适宜,树木就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现,会使气候变得更好。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上述现象作比喻,发表自己的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写在横线上。

  题目:树木·森林·气候

  对这样的题目,很多考生犯了难,面对材料和文题,不知怎样立意,不知怎样下笔。其实运用满足要求法,很快就能把题审好。树木·森林·气候三者的关系,题目中已说得很清楚,不必多加考虑了。题目要求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用这种自然现象做比喻,发表自己的看法。题目要求中对写什么已讲得很清楚了,用什么方法写也讲清楚了。审题时扣住题目的具体要求,就是抓住了题旨,文章的立意就明确了。满足要求法对于审给材料的作文题的确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6.虚实错位法

  所谓虚实错位法,具体地说,就是虚题实作法,实题虚作法,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一般说来,虚题都是比较大的题目,实题都是比较小的题目,因此,这种审题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大题小作法和小题大作法。

  比如《路边小草》、《由路边小草想到的》、《路边小草赞》这类题目,从表面看,题目实实在在,范围小,可以说是典型的实题和小题。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瞥一眼题目就会明白,这类题目不能就事论事写小事,必须采用实题虚作的办法,无论写散文还是写议论文(杂感),立意都应该是歌颂路边小草默默无闻、自强不息的精神或者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或者讴歌小草与世无争、不图名利的风格。写散文通过描写路边小草的形象来表达前面所说的立意,写议论文抓住小草的特点,以前面所说的立意为出发点,直接展开议论。

  与实题虚作相对的是虚题实作。有些题目,从字面上看来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碰到虚题,文章要写到处。比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不着边际。但是把它错位到实处,就非常好写了,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这是写记叙文。要是写议论文呢?可以阐述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的道理,或者阐述现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的道理,当然也可议论对伟大的目标的追求与日常生活琐事的关系。总之,这类虚题要写得很实在。掌握了这种虚实错位的审题方法,碰到这类题目就能立即做出决断,明确立意,不会再冥思苦想,耽搁时间,影响写作速度。

  在实际作文中,虚实错位的审题方法的应用是广泛的。譬如《妈妈的笑》、《秋叶》、《春雨》、《路》、《笑》、《灯》、《向日葵》、《家乡那条小溪》、《攀登》、《改革》、《礼品》、《目标》、《明天》、《时间》、《心愿》、《在烈士墓前》、《生活中的辩证法》、《在红旗下》、《面对茫茫宇宙的思考》、《人生》等等题目,运用虚实错位法去审视,思维方向对头,目标明确《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审题任务。

  7.联系背景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要求事物的本源,自然离不开事物产生的背景。分析课文要介绍时代背景,评价人物要联系历史背景。作文的审题也一样,离不开题目的背景。有些作文题,孤立起来看,很难下笔,不知道怎样立意,但是运用联系背景法审题,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能找到最佳立意。

  1988年的高考作文题《习惯》,看起来不着边际,不知怎样找到它的最佳立意。如果我们运用联系背景法审题,很快就能明确题旨。1988用联系背景法审题,不但思维过程轻松,审题速度快,而且题旨把握得准确,立意不会走题。因为人们的各种思想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把作文题放到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用时代的观点去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当然不会出差错。一道好的考试作文题,都会和当时的形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作文题和时代精神是息息相通的,只要去认真分析一下历届的高考作文题,就会发现这个特点。比如1952年的《我投到祖国的怀抱来》,1956年的《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8年的《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1960年的《大跃进中的新事物》,1961年的《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1962年的《说不怕鬼》,1963年的《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73年的《记一个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成长的先进青年》。这些作文题都没有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各届高考作文题,亦莫不如此。而且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往往从外表文字上看,好象与时代联系不大,但实际上文题与时代精神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从1988年的《习惯》到1990年的《玫瑰与刺》,都与当前时代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为题目与背景的联系是内在的,不显露的,所以很多考生看不透,把握不到题旨,立意就不准确,这更加说明“联系背景法”在快速审题中的重要作用。

  8.数学配方法

  有些作文题目出的是一个比喻的喻体或是一个象征性的事物,比如《暖流》、《春风》、《红叶》、《高高的荷花箭》等题目,初看起来,审题难度较大,但我们用“数学配方法”审题,很快就能明确题旨,完成审题任务。

  所谓“数学配方法”,就是借用方程的等式两边必须保持平衡的数学原理来审题立意的方法。数学上的配方程,必须保持方程两边相等,我们把配方程的方法用于审题立意,名曰“数学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审察比喻性和象征性的题目。如果作文题出的是—个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它的本体来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惩征的事物来写。简言之,按照“数学配方法”,题目是喻体,写的是它的本体;题目是象征性事物,写的是被象征的事物。象《暖流》这个题目,“暖流”是喻体,主体可以是党的政策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或领导的慰勉,也可以是同志的帮助,还可以配上其它的本体来写。《春风》这个题目,和《暖流》基本相同。象《高高的荷花箭》这个题目,《荷花箭》是象征物,被象征物是白洋淀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很显然,文章要写的主要不是赞美荷花箭,而是要赞美白洋淀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红叶》一题的题旨,不是真的去写经霜的枫叶,而是要赞颂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革命家等老同志保持晚节,争献余热的高尚精神。也就是说,用数学配方法审视,《红叶》这个题目,真正要写的不是老树的红叶,而是老人的红心。树老叶红,人老心红,题目仅是象征而已,别无他意。再譬如,《绿叶赞歌》、《灯塔》、《铺路石》、《巍巍昆仑》、《松树礼赞》、《悠悠白云》等题目,初看都有一定难度,但运用“数学配方”法审视,很快就可以把握题旨。

  前面说过,数学配方法适合于审视比喻性和象征性的题目。但是汉语的表意作用是复杂的,很多词语都具有双重意义,作文题目也一样。譬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这个题目,可以指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也可以指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一次考验。《珍贵的礼物》这个题目,可以指人情往来方面赠送的珍贵物品,也可以指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成就或成果,还可以指父母、师长或上级领导教导自己的金玉良言。对于这一类题目,可以当作实在性题目写;也可以视为比喻性题目写,无论从哪个方面立意;都可能写出好文章,因为题目的本身就具有两重性。不过一般说来,把这类题目当作比喻性题目,运用数学配方法审视,有助开拓自己的思路,挖掘题目的深层含义,把文章写得深刻。

  9.添加因素法

  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难为易,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譬如《哭笑不得》这个题目,初看审题难度很大,“哭”不能,“笑”不得,左右为难,写什么好呢?一时找不到突破口,确实难以把握题旨。如果我们在原题目的基础上,加上“人”或“事”的新因素,使原题目成为《哭笑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这样,题目要求写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再譬如《心事》这个题目,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如果运用添加因素法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我”、“老师”、“奶奶”、“校长”、“班主任”等新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事》、《老师的心事》、《奶奶的心事》、《校长的心事》或《班主任的心事》等等,题目的意思就显得非常明白了。

  要注意的是,使用添加因素法审题,所添加的因素必缉和原题目的已知因素保持同一性,不能异化。只有人才会有“心事",因此按照同一性的原则,给《心事》这个题目添加的因素,都只能是人。当然,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分的人都可以,但不能异化为物和事或其他动物。同样,“哭笑不得”是人的尴尬行为或事情的难堪结局,所以在给《哭笑不得》这个题目添加因素时,只能添“人”或“事”。添加因素法也叫“因素还原法”,既是因素还原,自然要与原题目的因素保持同一性。

  10.文字改造法

  有些题目,命题者为增加题目的新奇性或文学色彩,故意转弯抹角,甚至故弄玄虚,以增加审题难度。碰到这类题目,不必慌神,只要对原题的文字稍加改造,就可以化神奇为平易,很快明白题旨,完成审题任务。

  有一次外地的老师来我任教的高一147班听快速作文观摩课,由听课老师当堂命题。当时两个县三个学校的老师商量,命了《这是真的吗》这个题目。命题者确实动了一番脑筋,题目能给人一种新奇感,也有一定的迷惑性,初看不知印何下笔,但只要对原题的文字稍加改造,使题目变成《这件事是真的》或《这件事不是真的》,该写什么不是就很明白了吗?原题使用反问(也可以理解为设问)的形式造成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通过文字改造,把原题目变为陈述句,化艰难为平易,题旨一目了然

  11.逆向入题法

  前面介绍过反向思维法,说的是有些作文题从正面思考无法破题,而换一个角度以反面思考很快就能把握题旨,舜间完成审题任务。这里所说的“逆向入题法”,是说有些题目按照常规以正面审题,也可以很快入题,完成审题立意任务。但是总嫌角度不新,立意不佳,因而不敢贸然下笔。这时如果舍弃正面改坚,改从逆向入题,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好象战士面对着敌人的碉堡,从正面也可以攻破,但比较费力,伤亡也可能较重。如果不按常规打法,避开正面改从侧面或后面,出其不意发动进攻,也许更能克敌致胜,取得辉煌战果。我们把这种作战方法借用来审题,就叫作“逆向入题法”。

  这种审题方法和反向思维法同样都是运用逆向思维审题,不同之处是,反向思维法是指从正面无法入题,而改从反面入题,以求快速完成审题任务。譬如《谈好高鹜远》这个题目,正面为《不要好高鹜远法》,当然无可非议。但这是常理,,这样写容易给人一种人云亦云的感觉。如果舍此求异,立论为“好高鹜远未必不好”,这样从逆向入题,见解与众不同,往往能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来。再譬如《谈“雪中送炭”》这个题目正面入题立论为“要提倡雪中送炭”或“雪中送炭就是好”,当然可以。但是如果从逆向入题,立论为“送炭何必等下雪”或“雪中送炭非良策”,可能更富于启发性和新奇感。有些作文题命题者已明确规定从正面立论或从反面立论。譬如199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 ·近墨者未必黑》,两题任选一题,很显然,两道题目,一正一反,前者从正面立论,后者从反面立论。这样的题目,审题不难。但如果把题目改为《“近墨”小议》让我们自己来立论,也许从逆向入题写‘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可能更富于创见。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的给材料作文,运用逆向入题法审题,常能收到良效。但是要注意的是,以逆向入题确定的论点,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对某个特定的命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这种见解不是常理,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如前面所举的《谈“雪中送炭”》一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立论为“雪中送炭非良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赞扬雪中送炭、关心民生疾苦的好作风。

  12.超越雷池法

  雷池是古水名,在今安徽省望江县。典故出自{晋书·庚亮传》。东晋时庚亮写给温峤的信里有“足下无过雷池一步”的话,意思是叫温峤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来。现在“雷池一词只用于“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中,比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有些作文题目,从表面看来,写作的范围太窄,无法取材,甚至无从下笔。为了快速完成审题任务,明确写作范围和写作对象,必须大胆进行辐射思维,超越原题目文字上规定的写作范围取材,我们把这种审题方法叫作“超越雷池法”。

  在一般情况下,作文的写作对象和写作范围都必须严格限制在题目框定的范围之中,不能超越雷池半步,否则就有可能离题.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要快速完成审题任务,必须超越雷池,取材于题目范围之外。有一次外地的老师来我班听快速作文观摩课,听课老师当堂命了《在今天的课堂上》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看起来很容易,但只要仔细推敲一下,帮知道它的写作范围极窄.一打上课钟刚刚坐定,命题者就走上讲台写出题目,未做任何指导,学生立即开始写作。这时从上课到命题,还不到一分钟,命完题学生就要写,如果按照题目的文字表述,《在今天的课堂上》,取材的范围严格说来也就是从上课到命题这么一分钟的时间内的事情。不越过命题的“雷池”,就无法下笔写作。因此,写这个题目大胆地到“今天的课堂”以外的广阔天地去取材。今天上的是作文课,那么平常同学们的刻苦练习,老师的认真教学,领导的热心鼓励,家长的殷切期望等等方面的材料,都可以用“在课堂上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为线索串联起来写进文章,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当然,并不是所想到的材料全部写进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还是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既已超越雷池,主题也就容易确定,《在今天的课堂上》这个题目,可以反映同学们为四化建设而刻苦练习写作的事迹,可以歌颂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可以赞扬学校领导认真抓教学、积极支持教改的功绩,可以表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主题等等。再譬如《今日见闻》这个题目,不要只把思维囿于狭义的“今日”这个小圈子中,审题时也可以越过“雷池”,写广义的“今日”之见闻,即最近一段时期的见闻。《怎样看待自我》这个题目,审题时亦不能把思维框死在“我自己”这个“自我”之中,而应该越过雷池,写泛义的“自我”。如果认为自我就是我自己,思路必定无法拓开,甚至会走进死胡同。所以说,超越雷池法是开拓思维、快速完成审题任务的有效方法。

  13.就事论事法

  顾名思义,就事论事意即就着某件事、某个问题,直接论述这件事或这个问题,不能指东说西或顾左右而言他。俗话说:“指着乌龟说王八,指着田鸡说青蛙。”也就是就事论事的意思。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审视议论文中的评论性题目,思想评论、人物评论、事件评论、工作评论、新闻评论乃至于文艺评论等,运用就事论事法来审视,可以节省大量揣摩、思考的时间,加快审题速度。

  譬如《评弃学经商》这个题目,只能就“弃学经商”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指出其危害,提出克服这种现象的办法。总之,必须围绕“弃学经商”这种现象展开议论。象《我对中学生早恋的看法》、《试论阿Q式的革命》、《谈谈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台独分子的卑劣表演》、《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小议“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学生捐款之我见》和《“越穷越生”管见》等题目,写作时原则上都必须就事论事,议论其是非,评价其曲直。舍此言他即可能走题

  当然,在评论性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也会涉及被评论的事物以外的其他材料,但引用其他材料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为评论服务。在评论的写作过程中,不管引用的材料有多么新奇,多么重要,都不能独立于文章之中两而自成观点

  14.借题发挥法

  与就事论事相反的审题立意方法便是借题发挥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审视感想式的作文题,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一类题目,运用借题发挥法审视,能很快把握题旨,明确文章的立论方向。

  就事论事不能借题发挥,借题发挥则不能就事论事;譬如《从鲁迅弃医从文谈起》,就是感想式的议论文题目,题旨不在于评论鲁迅弃医从文的对与不对,而在于议论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和教育。当然,在行文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对鲁迅弃医从文这种选择本身的评价问题,但这不是这个题目的写作目的,这个题目的写作目的主要是阐述自己的的感想和体会。可以谈一个人应当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可以谈应该怎样实现理想,怎样确定志愿,甚至还可以谈怎样对待学文与学理的问题。另外象《从“墙内开花墙外红”说开去》、《有感于人生是一场交易》、《从阿Q头上的癞疮疤想到的》、《看<渴望>有感》、《“胡服骑射”给人的启迪》、《说<拿来主义>》、《读报有感》、《有感于社会见闻二三事》、《从一则广告谈起》和《旧闻新感》等题目,运用“借题发挥法”审视,都能很快掌握立论的方向,加快审题速度。

  运用借题发挥法审题,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借题”,二是“发挥”。借题之精髓、内涵,发己之见解、观点。而且所发之观点与所借之题目要一脉相承,一线相通。也就是说,阐述的观点(即为文章的立意)确实是从题目中引发出来的。一般说来,写这类作文题,所阐发的观点其实就是题目中所蕴含的深意的表露。掌握这两个要点,审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15.辨明关系法

  有些议论文题目,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构成的,譬如《难与易》、《美与丑》、《鱼与水》、《自由与纪律》、《时髦与创新》、《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发光与沾光》、《磨刀与砍柴》、《名师与高徒》、《“我要学”与“要我学”》、《“向钱看”与“向前看”》》、《自负·自信·自满》、《观察·实践·思考》、《识才·用才·爱才》等等。这类作文题,运用辨明关系法审视,很快就能掌握题旨。

  所谓辨明关系,就是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楚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彼此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辨明了,审题立意的任务基本上就完成了,因为这类议论文的论点,一般说来,就是构成题目的词或词组之间的特殊关系。譬如要想快速审视《自由与纪律》这个题目,首先就要快速辨明“自由”与“纪律”的关系,然后再根据二者的关系立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告诉我们,没有纪律便没有自由,没有自由也无所谓纪律,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实这实质上就是文章的论点。当然也可以根据这种关系再灵活变通一下,这样立论,“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或者换一个角度立论:“没有纪律,就不能有真正的自由。”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立论,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从哪个角度立论,都离不开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再譬如{“向前看”与“向钱看”》这个题目,运用辨明关系法审视,稍一思索就知道“向前看”与“向钱看”二者之间是是非选择关系,根据这个关系,文章可以这样立论:“我们要向前看,不能一切向钱看。”《自信·自负·自满》这个题目中的三个因素之间也是一种是非选择关系,因此可以这样立论:“人要有自信力,但不能自负,更不能自满。”《名师与高徒》这个题目,“名师”与“高徒”之间是一种非绝对关系,意思就是二者之间有某种特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一般说来,“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但并不尽然,有的“名师”出不了“高徒”,有的“高徒”并非出自“名师”。辨明了这些关系,文章该怎样立论也就不言而喻了。

  运用辨明关系法审题,思维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不会走弯路,因而能大大提高审题速度。不过,构成这类作文题目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前面例举的三种关系虽然常见,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要根据具体题目做具体唯分析,从而做到既快速,又准确。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