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经验技巧 >

针对师生关系的探讨

2010-07-25 
加强理解意识,即要求师生间达成认同,追求平等的对话。这首先强调师生间在观念上要相互认同,从而才有可能在师生的具体交往过程中进行......

编辑推荐:

  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制约着学生对教育的接受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景象。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师生正式交往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和沟通行为。这种交往旨在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直接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联系。对于这种交往行为,教师和学生不能自行选择,不能依自己的主观态度和情感任意更改,而受制于一定的制度,受制于一定的教学规范。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则在正式教学工作之外进行,不受规章制度的外来约束。它建立在师生友谊,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望的基础上,体现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与这两种交往行为相对应,师生关系可相应地分为师生间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应当承认,当前师生间无论是正式关系还是非正式关系,都存在不足。

  在正式交往中,师生间主要是一种“教”与“学”社会角色或工作关系的交流,这时,个人的行为选择是否得当,“大抵取决于是否同个人承担的角色地位相宜”。也就是说,要处理好这种正式关系,师生双方应对自己及对方的角色规范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可能相互理解,认同彼此的角色行为。然而,当前的状况是,师生之间远未达到对彼此社会角色的认同,因而两者之间的不理解、矛盾便难免了。

  比如在师生的相互评价方面,教师与学生对“好教师”“好学生”的理解就有显著不同。

  国内有研究者对中小学生选择最有威信的教师的类型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最有威信的教师”类型的选择因年龄阶段而异。小学三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最有威信的教师类型依次是:“纪律严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善于了解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和蔼可亲,关心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则依次选择:“善于了解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和蔼可亲,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待人处事公正”。初中二年级学生的选择则是:首位,“善于了解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其次是“信任学生、待人处事公正”;第三位的是“和蔼可亲,关心学生”。高中二年级学生的选择则依次是:“善于了解学生,理解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待人处事公正”;“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但总的而言,学生最佩服、最喜爱的教师都具有开明、温和、理解、信任等人格特征。

  教师对于好教师的评价标准则多从纯粹的工作角度出发。班级荣誉多,学生成绩好,那么教师就是好教师,这恐怕是教师的共识。诚然,具备上好课、带好班的能力,是一位好教师必备的素质,但教育的效果不能以学生分数和外在荣誉为惟一的评判标准,相应地,好教师也不能只把它们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尝试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教师感到自己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学生的承认,其中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教师心目中尽职的标准,与学生的标准相差甚远。

  对“好学生”的评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从消极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好学生”应该听话、“遵从”教师,不违反纪律,成绩较好等等。学生却不这样理解。一般而言,班级中受学生欢迎的往往是两类学生:一类成绩拔尖,性格随和,与人为善;另一类则成绩平平,但聪明、好动、风趣,乐于助人,在班级中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对于受教师宠爱的班干部,学生们则往往会“敬而远之”,甚至常常会怀疑他们会打小报告等等。但教师却往往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总认为自己喜欢的学生一定也是受大家尊重的好学生,从而在授予荣誉时,带有强烈的个人喜好色彩,甚而置学生的“民主选举”于不顾,故此常常激起学生心中的不公平感。

  在正式交往活动中,由于师生往往对于各自的角色行为有不同的理解,在缺少沟通的情况下,师生之间形成隔阂,从而影响了师生关系。目前,许多教师仍然片面地理解严师出高徒,采取了许多限制性的管理措施。学生对教师的这些做法往往不能理解,觉得教师管得太多,觉得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展。尽管两方面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由于双方理解的不同,致使不能认同彼此的行为。有时我们会听到教师对学生说:“我这样做是为你们好,等你们长大以后,就会感激我。”这类话可以说是教师无奈的反应,是为了使交往行为持续下去而把问题暂时地搁置,但这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除了相互间由于偏狭的理解而造成矛盾之外,当前,还存在着一种功利性的师生关系现象。在这种关系中,学生通过教师而升学,教师藉学生来追求荣誉,彼此之间成为相互利用的“工具”。这导致了师生在课堂上功能主义的教学行为:片面强调应考题,忽视基础知识的理解等等。甚至有的教师只关注有望考上大学或重点中学的学生,而放弃对差生的教育教学。最为严重的是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所谓“保一部分”的行为,在升学考试之前先劝退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不让他们参加升学考,或者保送一部分成绩不够稳定的同学进大学,从而使“保送”失去了挑选优秀生的目的。与此相辅相成,学生也可能只把教师作为升学的“阶梯”,拼命想挤进重点学校、重点班级,甚至挑好的教师等等。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眼中的教师仅仅起垫脚石的作用,教师育人的功能则付诸阙如。这些功利性的行为会对教育造成极大的伤害,形成一种“异化”的教育。

  师生的非正式关系在当前日益受到重视,但凭心而论,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师生非正式关系是以师生之间的友谊为基础的。这种友谊,在教师方面体现为对学生的爱。但有的教师把对学生的爱狭隘地理解为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把自己对学生的爱护体现为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功课,让学生从早到晚地伏案苦读,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所谓的“不良嗜好”。这样,完全排除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遑论情感交流和交往,反而更使学生产生了厌恶与反感的心理。

  社会要求教师能以一颗爱心对待学生,广大教师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期望。但当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时,升学率成为评判学校办学质量与奖励教师的单一标准,社会对教师的实际要求发生变化。学生家长期望学校帮助自己的子女升学,学校则要求教师以帮助学生升学为最主要,甚至是惟一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想的期望与实际的要求之间发生了矛盾。教师希冀能与学生进行更为亲密的非正式交往,但实际要求的束缚却使他们不可能实现这一愿望。

  通过列举以上一些现象,我们注意到,当前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很多是由于师生之间对于角色观念、角色行为理解的分歧而造成的。由于教师与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接受的文化也有差异,双方间有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但在当前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取向进一步多元化,这些相互不相容的认识共存于同一时空,就促成了师生关系观的矛盾与冲突,并加重了理解的分歧,深化了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解决师生间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分歧,进而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文化转型使我国社会开始形成新的价值体系,在这种氛围下,学校进一步确定将学生的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之鹄的。与此相适应,我们需要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进步的师生关系。所谓民主的师生关系,指师生关系应是以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为基础的人—人关系,师生应当具有客观的权威意识。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与互动。进步的师生关系则强调师生关系的非功利性,以及对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积极作用和功能。

  那么,如何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呢?首当其冲的问题,是要解决师生间的文化分歧,对此,文化整合可能是一个可供采纳的合理策略。

  文化整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同一种文化内容各要素的整合;同一时空中不同文化之间的整合。前一种的文化整合实际上是指当社会处于一般的平稳发展期时,占据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弥散、渗透到社会的各种亚文化中。当社会处于转型、革命等剧烈变迁期时,由于原有的主流文化受到挑战,逐步失去主导地位,而新的主流文化还未形成,致使各种外来文化、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和冲突。这时的文化整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适应、协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综合合适的文化成分,进行文化创新,形成新的主流文化。与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文化整合在此指的是后一种含义。

  要实现这样的文化整合过程,需要师生共同的参与,需要双方坚持宽容的精神,加强理解的意识,进行创造的活动。但在操作上,则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由学生的实际状态决定的,同时也是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

  宽容的精神是进行文化整合的前提。惟此,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才能相互尊重,才能相互对话、理解,达成共识并加以分享,从而实现可能的创造。师生间的宽容,需要师生间相互尊重,在人格上实现平等。人们常以“严父、慈母”来形容教师,这表明师生双方在心理上处于不同态势:教师处于高势,学生处于低势。教师应避免由于这种心理态势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师生间的宽容,还需要提倡一种相对自由的民主的态度。与消极管理的思想相反,这种态度是让学生有自己思考、选择、判断的自由,但教师应适时地给予指导,以确保学生选择、判断的正确性。

  加强理解意识,即要求师生间达成认同,追求平等的对话。这首先强调师生间在观念上要相互认同,从而才有可能在师生的具体交往过程中进行合作,使相互关系达到和谐的境界。因此,还需要强调师生间的“合作”精神。理解的实现,还需要注重师生间情感上的沟通。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师生间非正式交往,使师生实现内在体验的真实交流。

  创造是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上的超越。这首先应实现新的意义上的“教学相长”。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多类似于玛格丽特·米德所说“前喻型”文化,即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两者之间以接受、模仿为主,不太注意突破和创新。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主体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知识开始在教师与学生间相互渗透、对流和互补,师生关系开始出现向并喻型乃至后喻型转化的趋势。对此,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相长的新意蕴。要创造,师生间应注意开展批判性反思。教师应以思考、研究的目的重新看待师生间的关系处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误会。学生则应通过学会批判性反思,实现对教师的理解与配合。

  (摘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