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任选4题,每题4分,共20分)
1、四声(古今义)、平仄
2、田中奏折
3、散文(古今义,略述发展过程)
4、《春秋》和“春秋三传”
5、甲骨卜辞
6、“三言”和“二拍”
二、填空
1、台湾自古以来为中国领土。( )时祖国大陆人民已开始和台湾接触,隋、唐以后关系更密切,( )澎湖已隶属福建路晋江县,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明天启4年和6年,( )和( )殖民者分别入侵台湾。明末,郑成功收复;清朝设置台湾府,属( )省,1995年改行省。( )为日本侵占,1945年回归祖国。
2、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曾多次进行赋税改革,其中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有唐代的( )、明代的( )和清代的( )。
3、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 ),他翻译了(《 》),最早介绍了达尔文的( )学说。
4、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迄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在漫长的2000多年中,除历时近400年的( )、( )、( )和近60年的( )的分裂混战外,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分裂时期,中华民族也从来没有动摇统一的信心,放弃统一的努力。
5、本世纪2、3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文学团体和流派,其中由郑振铎、沈雁冰发起成立的a( ),由郭沫若、成仿吾等组成的b( ),由蒋光慈、阿英等发起组织的c( )。这些文学社团30年代都积极参加以d( )(人名)为旗手的“左联”活动。
三、选择(每选1分,共8分;答卷注明序号,如a.或1a.)
1、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是a.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着的普罗米修斯》;b.拉辛的《安得洛玛克》;c.伏尔泰的《俄狄浦斯》( )。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我国古代史著作追求的重要目标。提出这个目标的是著名史学家a.杜佑b.刘知几c.司马迁d.郑樵。
3、1898年戊戌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康有为所著的《新学伪经考》和a.他的《孔子改制考》;b.梁启超的《变法通议》;c.谭嗣同的《仁学》;d.严复的译作《天演论》。
4、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作了较深刻的阐述,这篇文章是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5、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领袖人物,当时与他交游或受他指导的人很多,其中有四个人最受他的赏识,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文同( ),黄庭坚( ),林逋( ),张先( );b.张继( ),贺铸( ),石介( ),秦观( );c.晁补之( ),李之仪( ),王观( );d.梅尧臣( ),陈师道( ),张咏( ),张耒( )。
四、问答题(1、2、3题任选2题,每题8分;第4题必答,10分,共26分)
1、略述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义。
2、略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
3、北宋吸取唐末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分裂局面的教训,立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中在军事上取消禁军最高统帅,分置三司(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率权和调遣权分离,移防时移兵不移将,形成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师”的格局;而在军事部署上则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其意图用宋太宗的话说就是:“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请分析说明:这种军事集权措施有哪些作用和弊端?
4、明代归有光在出任浙江长兴县知县时写了一则告示,收入作者文集时题为《长兴县编审告示》,节录于下:
长兴县示当职①谬寄百里②之命止知奉朝廷法令以抚养小民不敢阿意上官以求保荐是非毁誉置之度外不恤也……
当职为民父母岂不欲优恤大户而专偏重小民特以俱为王民尔等大户享有田宅僮仆富厚之奉小民终岁勤岁糟糠裋褐③犹常不给且彼耕田商贾大户又取其租息苦刻剥小民大户亦何所赖况大户岁当粮长④不过捐毫毛之利以助县官若小民一应役如今这里递⑤者生计尽矣如之何不为之怜恤
当职为此拳拳告谕尔等大户各思为子孙之计毋得仍前侥幸剥害小民幽有鬼神明有国法宜各深思
/
(注:①当职:作者自称;②百里:指一县;③裋(shù,音“述”)褐:粗劣之衣;④粮长:明代负责征收、解送田粮的基层半官职人员,通常由富户担任;⑤里递:力役,全句指强迫贫户充当力役。)
请按以下要求完成答卷:
(一)为原文加现代标点(2分,错三处以上每处扣0.2分,以扣完2分为限。答案抄录标点前两字(如“怜恤。”)或原文,然后标点。
(二)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3分,每词0.5分;须注意的词可用汉语拼音或同音词)
1、谬寄
2、止
3、阿意
4、不给(音、义)
5、商贾(音、义)
6、剥害
(三)写一则读后感(5分;要求:扼要概括原文主旨,并抒发自己读后的感受和联想:200-300字)
五、政论写作(40分)
命题背景材料:
党中央于2001年10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纲要在指出“大众传媒……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的同时,对传媒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要求。
说明:
(1)密切联系新闻传播领域的实际,突出重点,作具体、有深度的分析;
(2)可自定主题,可以所给题目作副题,如:
××××××××
——新闻媒体与公民道德建设
(3)1200字左右,超过1500字或少于800字,酌情扣分,但不超过4分。
(4)字迹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