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还有成本?当然!
先不说买资料、考研班的相关费用,复试前的住宿费、交通费也让许多寒门学子犯难。但这绝对不是考验的绝对成本,真正的宝贵价值很多人已经注意到——时间!时间所包含的机会成本大大超过了短期内的物质成本。其实,仔细计算一下时间成本,更容易让考研计划科学可行,也更能让考研目的明确,让考生信心十足。
莫等闲——避免时间“负”成本
关于考研的成本问题,许多人只是意识到了会花费时间和金钱,但却没有意识到成本是如何产生的。对于成功者来说,任何付出都是有道理可循的;但对于还没有打算付出的人来说,如何让未来收益最稳定最大化才是要仔细斟酌的。考研的时间成本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考前准备所用的时间,一部分是读研两到三年所需要的时间。
一个思路清晰,目的明确的考生,在战略上已经让成本有效。有些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复习,但却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似乎时间成本为正,而收益为零。其实在考研准备的阶段,一部分人的时间成本是“负数”――考研的复习时间如果没有发挥有效意义,就成为了“负”资本,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机会价值已经白白流逝。这点尤其是体现在那些想法游离,迟迟无法进入状态的“等闲考生”身上。跨考咨询专家通过对众多学生的分析概括了如下几个影响时间成本的因素:
第一,坚定性。临报考前,仍不能确定专业方向。所学校,可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味偏好,或者雄心壮志,但是专业的选择却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详细考虑。如果说本科阶段有太多限制条件和太多盲目因素影响报考,那么报读研究生则是考生自主选择的结果。数学系同学考经济、金融专业,中文系同学考新闻传播专业,其目的性很明确。热门专业报考难度大,抛开想避免竞争或者求稳求保的各种想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点和发展方向的专业,是面临职业选择的大四学生的自然要求。确定好专业倾向的同学,往往都比较早开始复习,在大三或者更早就对基础课进行预热,或者收集相关院校信息和导师资料。这些同学在今后的抗压、抗情绪波动的稳定性都超过犹豫不决的“等闲考生”,坚持到最后一刻依然稳定发挥的也是早早确定专业方向的同学。而随便报考的同学,大致也是最后缺考退缩的人——反正也是一时之选,那最后也就一时决定取消吧。
第二,计划性。“单项”冠军,却总有掣肘的弱项。研究生考试正越来越多地呈现“无差别”化的特点,至少在初试阶段,除了三大项国家统一命题,就连专业考试也推出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计算机全国联考及金融联考等统一考试。这就大大推动了考研时间成本的“真实性”,也就是说,考生花费多少复习时间,就可能获得多少相应的回报。不管是对未来的研究生专业怀着多么大的兴趣,考研毕竟是一项理性的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好成绩,哪科都不能偏废。有人因为对高等数学抱有畏难情绪而选择纯文科专业,但英语又成了拦路虎;有人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沉迷于专业书籍中,却对英语、政治不管不问。这些都是非常不成熟的做法。真正想把考研的准备时间充分利用的同学,总是做到攻守平衡,不给考试留下任何失误机会。
第三,连贯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到别人找工作就发慌的同学,这类人往往都是最先开始行动的,参考资料最先做,考研的各种信息也最先得知。但看到周围同学西装革履去面试,自己也坐不住了,把书本丢到一边又去弄简历找实习。等过段时间,又觉得还是继续上学最适合自己,把书找回来却已经生疏。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找准方向,时间在摇摆不定中丧失了有效意义。
因此,跨考专家建议最好在大三下学期就做好准备,到大四上学期开始前的暑假就能有明确的考与不考的决断。不排除有看一个月书就上一流名校的牛人,但大部分的同学都应尽量避免时间“负成本”的产生。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考前时间成本有哪些?
认真复习,努力备考,考研的时间成本已经产生。在研究生考试之前的时间成本,是通过其他事物的机会成本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同时间内所放弃的其他可选择条件。
时间成本第一条:找工作
每年9月底到12月都是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各大公司都在这段时间开始进行校园巡回宣讲或者网上公开招聘。错过了这个时段,招收应届大学生的公司就会少很多。相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新毕业生的竞争力十分有限,错过了校园招聘,求职难度无形中提升很多。恰巧研究生报名在9月份,考试时间在1月份,正是找工作时段的头和尾,客观上要求同学们必须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放弃一个而做出选择。如果花了时间复习考试,没有过,或者复试阶段被刷,那就意味着到来年4月才又必须回到求职大军队伍中,对自己非常不利。在时间成本方面,找工作和考研的冲突是最难协调的。一方面,如果中间有所动摇,又想着找几个工作保底,势必会影响复习的进度和专心程度;但如果完全不找工作,又觉得有所顾虑,给自己增添了压力。找工作也是非常折腾人的工程,简历和网申阶段手续就十分麻烦,要做性格测试、在线回答问题,有的要全英文网申请;然后是电话面试、笔试、一面、二面……可能专攻一个公司就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无法保证复习时间的规律性。
时间成本第二条: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是继续深造的另外一条路径,对于家庭条件允许或者能申请到奖学金的同学,是非常好的选择。出国留学根据不同的学科要不同的英语能力成绩证明,托福、雅思、GRE、GMAT等要一到两个才足够。如果在大四之前考出,就必须在国外大学递交材料的最后期限内参加考试并取得满意成绩。这大概是在10月到12月,视不同的申请学校而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重点大学的自习教室里看到的英语复习材料往往是《考研阅读》和《托福教程》各领风骚。还有一部分国外院校给申请人发出的是“CONDITIONAL OFFER”也就是“条件邀请”,约定学生的最后平均成绩要达到指定标准才确定最后录取。这可忙坏了那些大四还有课的同学,如果天公不作美或者遇到一个刻板严格的老师,最后成绩稍有不慎到手的国外大学录取通知就飞了。这样的情况谁能不绷紧神经专心上课,哪还有时间一门心思复习考研?考研英语和上述能力测试的题路完全不同,因此不能互相弥补。不过稍微腾出些时间准备准备个人材料还是有机会的。对于一部分提前做好准备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被外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同时录取的原因。
时间成本第三条:考证书
法律专业的同学面临司法考试的压力,会计专业的同学面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压力。这些考试的日期定在9月下旬,正好和考研报名时间平行。也就是说在考研报名前,要么把时间用在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要么进行研究生考试复习。虽然说报名后到考试还有一段时间进行复习,但毕竟之前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考证,损耗了一部分必要的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第四条:实习
实习经验对于在校生求职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越是优质的实习经验越能征服校园招聘面试官的好感与信任。大部分同学是在大三或者大四才开始实习,而且还得同时应付课业的要求,再想周转下考研复习的时间,确实困难。许多人在大三开始寻找实习的时候就打算放弃通过考试继续攻读学位就是这个道理。
深思熟虑 轻装简从——研究生阶段的时间成本
研究生两年或者三年,是知识结构水平提高,还是心智更加成熟,或者是综合竞争力上超越了自己和众多的本科生?又或者是原地踏步,甚至在职业发展方面已经落后于他人?研究生的两年或者三年,其实是一种既定方针的实施和延续——利用教育背景的提升来升级自己的理想。所以,如果研究生结束后,目标没有达到或者与原预期有缩水,就成为了一种“沉淀成本”,也就是之前付出,而今后必须继续付出才能达到收益效果的相关成本,这种也应该列在研究生的时间成本范畴内。
时间沉淀成本一:经济成本
这里说的经济成本可不仅仅指的是那些花费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开销,单单计算一个学生三年的生活费等大约也就三四万元。如果假定该学生是本科毕业找工作,工资高于当研究生的生活费,就等于是除去花费后的收入,可以看作是一种储蓄赢余。即使不高于,也没有纯“赤字”而仅仅是自给自足。三年时间也许工资会看涨,三年后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加薪。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供养孩子上研究生其实是一种不小的负担。有人会说,研究生有奖学金,有各种助学贷款等国家照顾措施。但毕竟比例是少数,大部分同学还得依靠兼职打工等方式维持自身的开销,这些收入毕竟是不稳定的,也不能成为一种持续增殖的手段。如果工作三年后,工资水平高,且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比读研究生更加划算。读完研究生三年,如果一定时间内无法超越同时期拥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同学的待遇水平,那么这三年时间花在教育上不如花在工作上更符合经济逻辑。
时间沉淀成本二:经验成本
三年的工作经验和三年的硕士学历哪个更重要?三年前毕业的同学可能现在已经是某公司的业务骨干之一,而自己仍然是新出炉的大学生。最尴尬的情形要数同届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后来是自己的面试官,或者进同一家公司是上下级。而这种情况在某些外资技术型和现代服务型企业尤其平常,这些企业都是靠熟练程度和经验来划分职业层级。能够获得教育的途径很多,在职研究生、合作办学、MBA等方式都可以让工作精英手握许多教育机构选择。不过工作经验的取得却只有正式工作之后,不管在什么公司实习,和正式工作的感觉及未来发展规划都截然不同。对于银行金融类、商业咨询类等公司,工作经验是录取员工的硬性标准之一,一般都会要求求职者拥有三到五年相关工作经验。因此许多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再来考研目的性更明确,比如工程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有了工作经验就知道未来必须要准备哪些东西,以期待在学校的两年能够尽快弥补,然后重新回到职场以获得比工作前更高的起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