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减值的概念
1.资产减值概念和范围
(1)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减值,就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例1】某固定资产(设备)有独立的现金流,其账面原价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账面净值600万元;出现减值迹象后,经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则应计提50万元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
(2)“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的减值范围
①本章涉及的资产减值对象主要包括以下资产: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以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等。
②本章不涉及下列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以及金融资产等。
提醒:“资产减值”准则主要规范长期资产的减值,不是规范所有资产的减值。
2.资产减值的迹象
(1)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资产出现了减值的迹象,应进行减值测试,即资产出现减值迹象,是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但有二个例外: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2)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可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
②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③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④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
⑤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
⑥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
⑦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提醒: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可确定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等,只有出现了减值的迹象,才需要测试可收回金额,这样就可减轻很大的工作量。
二)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资产减值应该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关键是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
1.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分别是否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和活跃市场处理:
①对于存在资产销售协议的,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处置费用包括与资产处置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以及为使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等。
【例2】甲公司的某项固定资产资产在公平交易中的销售协议价格为300万元,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处置费用(包括有关的法律费用、相关税费、搬运费等直接费用)为20万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300—20=280(万元)。
②对于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例3】甲公司的某项固定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市场价格为500万元,估计的处置费用为25万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500—25=475(万元)。
③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均不存在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该净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
【例4】甲公司的某项固定资产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也不存在活跃市场。甲公司通过调查同行业类似资产最近的交易价格估计的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可直接归属于该固定资产的处置费用为5万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200—5=195(万元)。
④如果企业按照上述要求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因为不存在“较高者”了。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即先确定“现金流量”,再确定“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