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来说是个不平静的一个月,高考填报志愿之战的硝烟将从此刻燃起。在这场“战争”中如何做到稳操胜算,确保不让自己的分数浪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报考时要有哪些不同的策略?有“上海情结”的考生究竟该不该填报外地高校?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几所中学的管理者和高三班主任,请他们为考生和家长出谋划策。
正确自我定位 吃准“两个苹果”
“填报志愿前,考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定位。既要有理想,也要认清现实,那也就是要吃准‘两个苹果’,第一个是指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第二个是指自己肯定能摘到的苹果。”建平世纪中学校长助理庄越告诉记者。
她分析道,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目标,即使这个目标离自己的成绩和水平有一些距离,但还是应该作为考生的第一志愿。因为考试当中有很多不可预期的情况,不能完全以平时成绩的高低来衡量,而且高考最后一个阶段的努力也有可能使成绩提高。这就是所谓的 “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
而考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能力做出判断,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的目标就是“肯定能摘到的苹果”。庄越建议,每位学生都应该通过各种测试,大致确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所能选择的高校的范围。
建平中学课程处主任沈正东认为,要让学生准确认识自我,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每个学科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成绩情况进行汇总,并画出相应的曲线图。这个曲线图要能反映学生目前的水平,也要能够看出学生的发展潜力,然后给学生一个综合评价,这样对学生自我认识很有帮助。而学生也应该主动向老师咨询,并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志愿填报。
高分学生:鱼和熊掌不可强求兼得
高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是否就一定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呢?专家提醒,虽然高分学生有一定优势,但鱼和熊掌很难兼得,高分学生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还是应该有所侧重。
沈正东认为,优异的学生首先要做出一个判断,是大学对自己的意义更大,还是学什么专业更重要。他说,很多学生盲目追求名校,但其实应该更重视专业。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即便综合实力不是很强的专业也有很好的专业,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好合适的专业,为以后继续深造发展创造条件。
而庄越则认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学生比较看重自己的兴趣,希望选择自己热衷的专业;有的学生则比较注重名校所带来的荣誉感,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这些都没有错,但关键是学生是否为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无论重视哪个,都应该提前去了解各个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具体的专业设置情况。
中等学生:慎重斟酌 服从调剂
中等水平的学生浮动性比较大,志愿填好了,可以进重点院校,填得不好的话,落差很大。因此,沈正东建议,中等水平的学生更应该慎重斟酌,最好选择服从调剂。
“中等水平的学生不应该带着理想主义的心态来填报志愿,追求名牌高校和热门专业,否则容易落空。”沈正东说,这些学生应该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之间应该有合理的梯度。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制度之后,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志愿落空的情况减少很多。但是为了确保能够把握好进入大学的机会,在填报志愿时还是应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即使不能到自己认定的学校,也可能进入到同一个档次的学校。
此外,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按照院系或大类专业招生和培养人才,即使进了不理想的专业,还可以通过考试来转系、转专业,因此,中等成绩的考生不妨先进较好大学的门,有机会再进行专业调整。
低分学生:把握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低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把握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确保有大学可上。”建平世纪中学高三班主任刘梅建议。她认为,对于低分学生来说,最后一个保底志愿非常重要。有的学生对民办高校存有偏见,其实民办高校也可以作为一个选择。而且,现代社会强调的是终身学习,所以,进了民办高校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学习和进修。
庄越也认为,处于落榜边缘的考生更应该认清现实,立足求稳。考生在报考志愿时,每一个批次都应该填写。而且,最好避开比较热门的院校,而选择一些生源相对较少、知名度不太高的院校,这样成功率会高一些。
不要死守“上海情结”
不少上海学生都有很强的 “上海情结”,不肯报考外地高校。上外附中高三年级组长孙宇则认为,上海学生不应该死守“上海情结”,否则守住的只是一点信息优势,放弃的却是外地高校良好的师资资源和教育设备。
孙宇分析道,很多上海学生其实并不了解外地高校。外地高校往往有很多优势,有很多著名的教授和很好的实验室基底。从学习和成长的角度来说,上海学生应该打破这种地域界限,乐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对于只能上本地一般院校的学生来说,更应该考虑外地,可以去较好的学校。
沈正东的意见与孙宇不谋而合,他说,不少上海学生不愿意填报外地高校,是担心毕业后就业问题难。但其实,现在上海学生去外地就读,户口并没有随之迁出去,而且政府对这类学生也依然有一些相应措施进行保障。现在国家也提倡人才流动,全国打通。学生在报考时不应该局限在某个城市。
针对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去外地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沈正东建议,家长应该打消这种顾虑。孩子们最终总要学会自理,如果一直在长辈的呵护下,自理能力更难以得到培养。去外地上大学本身就是很好的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