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语考试 > 口译笔译 > 复习指导 >

名师指导: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2009-04-28 
本文为您介绍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翻译的标准之一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其中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该效果又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有人说,翻译即翻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意义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所学知识,来谈谈这一点。 浅谈英译汉过程中的“意义再现”

    翻译的标准之一是“意义相符,功能相似”,其中功能反映的是文本的整体效果,该效果又必须通过意义的表达来实现。因此有人说,翻译即翻译意义,这句话虽欠全面,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意义再现”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所学知识,来谈谈这一点。

    所谓意义相符,指的是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相符。

    对指称意义的翻译

    指称意义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

    人类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活动有着某些共同的体验,但有时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自然和社会熟悉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对指称意义的翻译根据情况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汉语和英语的完全对应。

    例如:月亮——moon,我唱了一首流行歌曲——I sang a popular song,这一种对应相对直观,所指明确,翻译的时候比较轻易处理。

    (二)汉语和英语的不完全对应。

    如“浓咖啡”译成“black coffee”而不是“thick/powerful coffee”,“新闻照片”是“press photo”而不是“news photo”,这些词语往往是一些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翻译的时候要谨防找到“假朋友”。还有一些在汉语中概念笼统的词语,如“干部”、“税”等,在英语中则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说法。

    这类短语的翻译要依靠平时学习和实践积累,才不至于“出洋相”。

    (三)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形成“意义空缺”。这种情况下,翻译又可以细分为四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和音译意译结合法。翻译时视情况而定,比如地方文化色彩浓郁的词语宜用音译(秧歌——yangko),因文化差异的局限而采用意义功能相符的意译,等等。

    举个例子,“远处有悲壮的笳声”(茅盾“黄昏”),译文为“From near, then far,comes the solemn,tragic sound of a flute。”原文中,“笳”即“胡笳”,是我国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为明了起见,没有音译成“Jia”或“Hu Jia”,不然的话,还得加注解说明,造成没有必要的累赘,译成“flute”不失愿意,一看即明。

    对言内意义的翻译

    言内意义是词语成分之间、句子成分之间和篇章成分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意义,表现在叠词、重复、双关、一语双叙、音韵等修辞上。言内意义形象生动,是原文语言的精髓,翻译的时候必须仔细推敲,尽量译出原文的妙处,给译文读者带来美的感受。

    下面结合朱自清“匆匆”一文中的一段话进行简单阐述。

    原文: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译文:Those that have gone have gone for good, those to come keep coming; yet in between, how swift the shift, in such a rush? ...Thus--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wears off in the bowl when I eat my meal, and passes away before my day-dreaming gaze as I reflect in silence. (朱纯深 译)

    析:这段译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对“又是怎样地匆匆呢?”的翻译。该句以排比加设问来带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具体描绘,译文选用swift,shift,such,rush这些词,通过短元音和摩擦音的集中重复,影射了“匆匆”之中的纷扰,可谓天衣无缝。假如用一般的“How time flies”则根本体现不了这一效果。另外,原文第二句重复三次“日子从……过去”,增强了叙述的力度,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假如都运用“pass away”则显得单调。选用同义词组flow away, wears off和 pass away,从美感功能和信息功能而言,译文与原文之间取得了相似的效果。

    我觉得各类修辞中最难译的是双关,就像英语中“Two ghosts walked into a bar and asked the bar tender,‘Do you serve spirits?’”一句,汉译文无论采取什么折中手段,都会失去部分原文的特色。

    翻译言内意义时,既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又不可全然抛弃原文形式,其间尺度的调配,也许只有看译者的理解角度了。

    对语用意义的翻译 

    语用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是语言符号对人产生的影响,就是常说的蕴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或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甚至象征意义(symbolic meaning)。

    语用意义的涵盖面极广,与各类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与社会中约定俗成的交际原则犹为密切。理解和表达词语的语用意义离不开双语交际的语境,其妥帖与否取决于译者的文化底蕴。翻译时要从文化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方面去考虑。

    先看看这么一句。“爸爸趴在床上当马让你骑上玩打仗好不好?”(宋连昌 “孺子马”),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处理为:“What if I serve as a horse on a bed while you ride on me and play being a knight?”(夏乙琥译) 在翻译“骑马打仗”的时候,并没有拘泥于汉语字面上的对等,出现“War”之类字眼,而是注重了儿童心理,避免了成人化,同时“playing being a knight”即顺应英语的文化背景,又形象生动。

    又如,某外教给我们讲了近两个小时的课,为表示谢意,我们有时会说“ 老师,您辛劳了!(You must be tired!)”。这下可不得了了,老外会想:难道我连课都讲不好,都讲得那么累吗?他会认为这是对他聪明的一种欺侮。英语中正确的表达是“Did you enjoy your class?”

    再比如,在许诺的时候说的“撒谎是小狗!”,译成英语时,切不可用“I’ll be a dog!”来译。因为狗在英语里的形象与汉语的形象完全不符,不是骂人的,而是可爱的宠物和忠诚的朋友,两者差异很大,所以不能直译,而是采用英语习惯用法:“I’ll be damned!”

    类似的情况很多。对我们这些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来说,用贴切地道的英语将原文的意义和功能的译文中再现,要下“十年磨一剑”的工夫。

    翻译是种极其复杂的符号转换活动,要使译文再现原文的意义(和功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在理论的知道下进行刻苦的实践。

    补充: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三个意义”往往交叉出现,要尽量做到兼而顾之。

    “浓咖啡”一例用“强硬政策”代替,译为“tough policy"而非"strong policy"。

    更多例句:

    (1)有意栽花花不语,无心插柳柳成荫。

    Follow love, and it will flee; flee love, and it will follow you.

    (2)严志和一见了土地,土地上的河流,河流两岸的涯田,涯田上青枝绿叶的芦苇,心里就漾着喜气。

    At the sight of the land, the river, the mashes along the river and the green reeds in them, Yan Zhihe’s heart was overflowing with great joy.

    (3)小的扣紧,大的放松,池子里捕鱼,太湖里放生。

    Fussy about trifles, careless about big things.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4)鄙人当尽力而为。

    Your truly will do his best.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