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

桂枝汤”及其加减方的古今应用

2009-01-19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
  摘要:桂枝汤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并收录在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现整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其原方及其加减方的形式反复出现多达几十次,其临床应用之广可见一斑。鉴于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之疗效确切,所以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并被誉为古今第一大方。桂枝汤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局限于临床,且对后世医家组方用药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思维的发展等方面贡献也颇多。本文仅就现今临床比较常用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从源和流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桂枝汤为仲景名方,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本方及其加减方的形式反复出现。桂枝汤首见于《伤寒论》之太阳篇第12条,治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的太阳中风证。其症状主要为“热自发”,“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桂枝汤药物组成为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切)、大枣(掰),其中桂枝与芍药用量比例为1∶1.桂枝,辛、甘、温,为君药,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其中芍药应为白芍,苦、酸甘、微寒,归脾、肾经,为臣,在此取其敛阴和营的功效,故应为白芍。正如《本草求真》中所说:“赤芍药与白芍药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泄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桂枝与芍药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辛散止呕,且助桂枝;大枣味甘益阴和营,以助芍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五药中属桂枝的作用最为玄妙:《神农本草经》论牡桂(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主吐吸(喘证)。似以能降气逆为桂枝之特长。而仲景之苓桂术甘汤由以之治疗短气,取其能升,能温之妙,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取其能降之功,而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又取其能散之效。而在小建中汤中,桂枝能温阳祛虚寒,与饴糖相伍辛甘养阳,益气温中缓急。此外,其还有通经活络,温通心阳的作用而治疗寒痹、胸痹等证。至于桂枝的发汗作用,笔者认为虽有,但极微,原因有三:一是在桂枝汤的服法中明确指出:“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的观点:“桂枝汤无用,非无用也,不啜粥故也”;二是仲景在治疗奔豚气所用的桂枝加桂汤中,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又加桂枝二两,温服一升,但此方并无发汗作用。而且仲景之桃核承气汤、桂枝加桂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乌梅丸、当归四逆汤等皆用桂枝,难道都有发汗的作用吗?三是现代药理说明:桂枝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等,桂皮醛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并未发现有明显增加汗腺分泌的作用[1]。故综上所述,桂枝之发汗作用有待商榷。

  综观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平调,为其在内科中的应用埋下了伏笔。故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道:“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总之,鉴于其调和营卫、阴阳、气血的作用,被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不仅应用于外感疾病,而且加减应用于内伤杂病,并在其主治范围上不断扩充,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因此深入研究、开发并挖掘其理论及临床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桂枝汤的古代应用

  治疗外感疾病代表方为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柴胡桂枝汤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