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发展观是关于发展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四个观点:发展是指经济增长;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
传统发展观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问题,而工业化是时间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发展经济先把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标准标。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承认和接受。
联合国确立的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个要素:寿命、知识和生活水平。人类发展指数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改进和补充。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是指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和平、发展、合作
(1)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 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4)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5) 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再不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平稳快速增长。
(6) 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两个关系、一个问题)
(7) 必须重视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如何体现在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3)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4)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5)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l 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l 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l 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
l 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gdp是目前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综合性强和简单易行的有点,但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不能全面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调节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的作用,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的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的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坚持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再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3)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防止和纠正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不搞形式主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要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目的是】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
(1)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2) 要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安全供应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加大国内能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广清洁能源。
(1)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
(2)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3) 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
(4) 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5) 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
(6) 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说到底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1)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2)不失时机地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3)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总体布局,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1)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3)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4)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是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大创造,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个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发展基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主义**最广泛的实践
健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四个**)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三个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四个权利)等**权利。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必须遵循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
尊重和保障**的根本途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我们尊重国际社会关于**的普遍性原则,但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1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
2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3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4妥善处理矛盾,努力消除不和谐因素
**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做好工程咨询服务,对于在投资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作用
l 帮助实现投资建设的科学化
l 为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服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l 推动科技创新
l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l 落实到每个建设项目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促进工程咨询业自身建设和健康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三个要)
要在投资建设领域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要尽可能降低投资建设对人类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扩大有利影响。
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尊重专家,尊重知识。
2、促进全面发展
一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二要重视社会全面发展的多目标分析;三是综合考虑影响投资建设的各种因素
3、推动协调发展
一是抓好五个统筹;
二是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确保可持续发展
(1)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2)坚决克服抓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的投入,不问资源利用效率的倾向,坚决改变只顾发展,不顾环境,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切实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是涉及的工程咨询服务范围的全面性,所有的工程咨询业务都要识别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工作内容要求。二是各类工程咨询服务范围贯彻科学发展观相关要求要全面。这一全面性要求,不仅指要包含科学发展观的所有相关原则要求,还要包含所有相关分项要求。即每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都要在工程咨询服务中落实相关工作去贯彻。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目前世界各行业广泛推行的质量管理标准,是确保各个行业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顾客要求的有力保证,因而也是工程咨询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要求的有力保证。
它提出的:“以顾客为中心”、“领导负责”、“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等质量管理原则,以及“识别顾客需求”、“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确定测量方法、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实施改进计划”、“评价实际结果”等质量管理方法。
2.中国工程咨询协会2001年第二届第二次理事会审议批准了《中国工程咨询业质量管理导则》,用以指导各工程咨询单位建立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就一个单位来说,为取得iso认证,总体上达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重要的;但就具体产品(服务)来说,明确并达到产品(服务)质量要求才是决定性的。
《导则》提出了贯彻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同时重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或服务)要求两个层次的质量要求。
3.产品(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过程方法”,为各类工程咨询服务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有力保证。
确定并达到产品(服务)要求,同样要采用“过程方法”,即首先要识别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确定质量目标;第二要确定实际目标必需的过程和职责;第三是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