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成语说张良(我给儿子讲历史71)
张良是帮助刘邦得天下的重要功臣之一,与萧何、韩信一起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在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就是关于他的成语非常多,从总数来讲他比不上韩信,而关于张良的正面成语最多。从这些成语基本上可以概括张良辉煌的一生。我们先从成语来说一说张良。
“孺子可教”:流浪的张良有一天在桥头碰到了一个衣着破旧的老翁,老头故意把鞋子掉落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虽然有些惊讶,但他从幼儿园起就接受了“尊老爱幼”的观念,就把鞋捡了回来。老头又让他给他穿上鞋。张良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不一会儿老人又返回来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后来,老人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张良借箸”: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有个叫郦食其的儒生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让他分封战国时期六国的后代。刘邦举棋不定,趁吃饭时,询问张良这个主意如何,张良立即表示坚决反对,从刘邦的食案上抓过一把筷子,帮助刘邦分析,从八个方面陈述这种主张的危害,每提出一个理由,都摆出一根筷子。这就是“借箸代筹”这个典故的由来,与“张良借箸”同义。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这在前面讲过了,正是有了张良的谋划以及他和项柏的关系,才让刘邦成功脱险。与这一事件相关的还有一个成语,即“鸿门宴”,三字成语是比较少见的。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刘邦赞扬张良的。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张良被称为“谋圣”,恐怕就是由此而来。
“独挡一面”:这是张良评价韩信的。原话是: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可不是出自《封神演义》,而是张良总结的。良曰:“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原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张良的这句话实际产生了两个成语,还有一个就是“忠言逆耳”。
“倒置干戈”:表示不再打仗。还是出自张良的名言: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羽翼已成”:刘邦想废太子,吕后马上找到张良,让他出主意。张良认为刘邦不宜换第二代领导人,就请出了四个隐世高人到太子府上作客,这四个高人刘邦都请不来。后来刘邦知道了,就说太子羽翼已成,就按下了换太子的想法。
一个人居然产生了十个成语,这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