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说了吗!?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到:一个人一生中只有30%的知识是在学校获得的;在30%的知识中又有5%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其余25%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往来获得的。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提到:英语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要通过视听、听和读等方式,多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英语作为人类交际工具之一,本身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和学习着新鲜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在课上、课下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下面是偶暂行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恳请同行指正!
1、在课上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奋斗在一线课堂教学的我,一直努力营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思想,学会选择学过的、合适的语言;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的形式有:
(1)教师问,学生回答。
如:学了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等句型时,教师可以和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
T:Hello! 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 is …….
T: How old are you?
S: I’m 9. 等等。
在每次课前的Greetings中都可以与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对话,“日复一日,熟能生巧”,以此以加强学生的说的能力。
常用的语句有:Good mor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等等。
(2)学生问,教师回答。
在教学中我经常进行Guess的游戏。此时,可以根据所学的句型,让学生来问教师。如:学了What is it? Is it a kite? Yes, it is./No, it isn’t. 等句型的时候。教师事先准备好游戏用的图片或者实物,进行下面的语言练习:
T: What is it?
S: Is it a toy car?
T: No, it isn’t.
一直到学生猜对,然后再更换,继续做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先从两样东西开始让学生猜,然后逐步增加数量。这样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由易到难,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句型。
(3)学生问,学生回答。
这种形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最能让学生在相互的联系中互相帮助,互相检验所说的语言。为了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相互练习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相互商讨,再说给全班同学听时能够更默契。
在学生自由练习时,教师要巡视,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遗忘任何一个角落里的学生。特别是要对那些接受能力慢,口头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个别辅导,使他们也能大胆的参与到语言的联系中来。
(4)情境表演。
这种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有了一定量的语言词汇、句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由组合,编排演练。如在学到“Happy birthday!”的内容的时候,要求学生以“过生日”为情境进行英语表演。
2、利用课外时间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外,我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1) 编排英语短剧。
我曾经组织学生编排一些有趣的童话短剧,如《The urgly duckling》, 《The cat and the mouse》,《The little cat goes fishing 》etc.在时机成熟时,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
(2)开展“英语自由会话”。
在每节的课前五分钟开辟成自由会话时间,在活动中让学生按某个话题或是自由地说英语,鼓励他们多说,不要怕说错,以此达到训练说的目的。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教师从“听、说”入手,注重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创设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说的情境,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大声问你、我、他,今天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