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2014年,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千企升级为重点,坚持做大增量、盘活存量并举,通过强化和创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各项工作举措,进一步优化质量、提升总量,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重点突出“五个抓手”,推动工业量质并提。
1、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做大工业经济增量。坚持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引进和建设进度。一是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把选商选资作为做大做强增量的关键,围绕五大主导产业链延伸和完善,定期开展专题招商活动2次以上,着力引进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及创新机构。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把优质项目作为做大做强增量的龙头,加强部门联动,完善项目建设跟踪督查和考核激励机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快建设进程。三是加大工业用地保障力度。制定相应政策,保证新增建设用地要优先支持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重点用地需求。
2、以退二优二为抓手,盘活工业经济存量。退二优二是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明年将制订出台工业退二优二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工业用地腾退转优。一是设立腾退转优专项引导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各镇(区)实施退二优二的扶持引导力度,加快对低效利用土地的腾退,切实为工业发展腾出空间。二是强化退二优二综合协调。建立退二优二、优二进三备案制度,加快形成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退二优二考核力度。督促各镇(区)节地挖潜、腾退转优,确保工业项目用地需求,提升工业集约发展水平。
3、以千企升级为抓手,调优工业经济质量。以千家重点企业为重点,以50·50、20·40工程及35家本地本土重点企业培育为关键,集成政策、集聚资源,着力推动骨干企业做强做大、特色企业做精做优、本土企业做活做好。一是抓技改促升级。加大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鼓励政策的宣贯力度,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装备和技术水平。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10家。二是抓节能促升级。突出抓好重点能耗企业,坚持技改、管理、结构节能三管齐下,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GDP能耗下降任务。新增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20家,累计拥有三星级以上能效之星企业13家。三是抓集聚促提升。根据各地产业水平,指导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支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
4、以两化融合为抓手,激活工业提升能量。两化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经途径。为此,将加快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激活智因释放能量。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依托“在线”网络平台,打造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信息载体;推进信息化进工业小区等活动,举办智能工业发展系列讲座,为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招。二是推进典型引路。创建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省级5家、市级5家,推进开发区创建省两化融合试验区,创建信用管理企业省级示范1家、市级示范10家,省级贯标60家。三是实施三个“百家”工程。通过“百家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工程”、“百家企业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工程”、“大数据服务体验工程”,切实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
5、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提升工业发展总量。以“助力企业成长、服务转型升级”为主题,以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核心,紧扣资金、人才、市场等重点环节,实施小微企业进规模培育计划,力争全年70家企业上规模。一是加强融资担保服务。广泛征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针对性开展各类融资促进活动。加快培育行业骨干企业,鼓励提升规模和素质。全年力争完成担保金额35亿元。二是加强人才培训服务。深入实施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在做好分类指导企业参加常规培训外,计划采取“菜单式培训”新模式,送培训进企业,着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市场开拓服务。鼓励企业参加产品万里行、名特优产品等各类重点展销活动,切实提高参展成效。组织开展协作配套促进活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分行业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协作配套活动。
第二篇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全区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平稳运行态势。1~9月,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227.9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4.5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新兴产业总量扩大,完成产值411.5亿元,同比增长4.6%;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5.5%,占比较去年提高5.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完成产值448.3亿元。完成工业投入89.63亿元,同比增长1.1%、技改投入55.25亿元,同比下降10.7%。全区新增私营企业4556家,新增注册资本149.9亿元。千企升级步伐加快,市政府考核的52项工业转型升级指标积极推进。
二、主要工作回顾
1.深入实施“千企升级”,引领工业经济创新转型
我局立足千企办职能,牵头会同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深入推进“千企升级”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机制,强化升级服务。今年以来多次牵头召开千企升级联席会议,明确了各级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工作内容,切实加强对各地千企升级推进工作的联系、指导和服务。设置“千企升级创新转型”受理窗口,负责与企业沟通对接,牵头协调处理相关工作。将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纳入“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速度。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务求升级实效。制定出台《区千企升级创新转型有关扶持政策的补充意见》并完善了实施细则,加大了对企业加快发展、技术创新、做大做强、管理创新创优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增加了兼并重组、区内转移、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扶持内容。深入推进“心系千企强服务、转型升级促发展”系列政策宣贯活动,通过在开发区、东山、金庭、甪直等地开展政策宣讲,在在线、经信(中小企业)网上政策公示、发送政策短信等方式,加大政策宣贯力度。今年共申报区级第一批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185只,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2163.5万元。目前第二批项目正在审核中。三是完善千企项目库,掌握动态信息。对区内千余家工业企业发放了调查表,对企业2013年的升级方向和发展打算进行整理汇总后,形成千企升级创新转型项目库,掌握各地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工业项目情况。筹建千企升级信息服务平台,作为政策发布、问题收集答复、数据采集、项目申报的综合性网络服务窗口。四是突出重点企业,强化升级支撑。深入实施50·50和20·40工程,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力度,推动骨干企业做强做大、特色企业做精做优。至2013年底,力争培育50家销售收入超4亿元企业、销售总额占全区工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20家细分市场份额达40%以上企业,为全区打造更多龙头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精心选排35家重点本地本土企业,建立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制度,集聚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扶持,推动本土企业做活做好。五是加强宣传评估,营造升级氛围。去年底,编写了千企升级白皮书,全面总结取得的成果经验、存在的问题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推进作出设想。今年以来共编印《千企升级工作简报》4期,及时反映千企升级进度,对各地各部门各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动态、成效、经验等加强总结宣传,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营造升级氛围。
2.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3年,我局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我区52项转型升级考核指标的目标任务,积极发挥区工优办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了分解落实、跟踪推进。一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排摸区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筛选42家高成长性的企业纳入新兴产业数据库。积极对上争取,指导企业申报新兴产业重大及配套等项目21只,加强对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二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认真指导企业申报重大技术改造、节能技改与循环经济等项目33只。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1-9月,区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5.25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的61.6%。三是加快“退二优二”步伐。认真谋划加快“退二优二”工作思路,做好前期有关调研,起草初步工作方案;组织企业参加苏盐合作项目推介会。分批组织企业到新疆等地考察投资环境,推动产业转移;指导申报“退二优二”项目,支持企业节地挖潜和腾笼换鸟。今年,共立项申报市级以上项目200余只,已有195只项目列入公示名单,全年预计争取资金约7000万元,其中市双马机电有限公司(新型数码发电机技改项目)、市慧通塑胶有限公司(非金属制品生产线技改项目)两家企业获得2013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共130万元,占市资金总数的32.5%。
3.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2013年,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扶优汰劣”的工作思路,突出抓住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一是分解落实任务。将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3.7%的指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至各镇(区)街道,严格实施节能目标考核。二是推进清洁生产。对13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三是开展“能效之星”创建工作。辅导3家企业开展“能效之星”创建工作。四是推进行业协会建设。成立“区(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协会”,吸纳有关企业近40家。五是营造节能氛围。深入度假区等地开展节能政策宣贯活动。开展2013年区“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环太湖自行车比赛暨第二十三届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发放节能宣传资料2000余份。落实节能灯推广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
4.加强“两化”融合,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
2013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工作。一是加强运行监测。对128家电子信息企业展开了年报统计工作,对130多家软件企业展开月报统计工作,实时掌握企业动态。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培养信用管理人才,组织40余人参加2013年两届省助理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三是积极对上争取。指导企业申报各级信息化推进等专项资金项目;认真培育试点、示范企业,新增省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10家,省级两化融合电子商务试点企业1家。
5.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013年,进一步加强了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加强融资担保服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化银企合作,举办了“2013年区银企对接会”,指导企业参加“2013苏商投融资大会”、“2013年市金融创新暨银企合作活动日”、“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对接专场”、“市第二届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月暨融资网络对接会”等活动。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共为企业担保38.1亿元,预计全年可担保48亿元。二是做好市场开拓服务。认真指导企业参加产品万里行合肥展销会、2013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展洽会、“企业商机推介会”等展会,注重提升参展成效,为帮助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扩大产品贸易、拉动市场需求、积极寻找商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加强人才培训服务。组织企业参加“经济转型环境下企业领导力提升与创新”专题培训会、大学青年民营企业家专题合作研修班、苏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专题研修班、2013东山青年企业负责人能力提升研修班、“木渎镇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题研修班”等各类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达550人次。做好组织企业家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德国亚琛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高端培训工作,组织15名核心企业家赴海外进行海外高端培训。四是做好招商引资服务。配合区委区政府开展了“2013市区()发展情况说明会”、2013·()高端模具、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恳谈会、2013·()高端装备制造业招商恳谈会、2013·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做好了有关客商的邀请、招商引资数据的汇总、统计和分析。
6.做好墙改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墙材
2013年,在继续巩固乡镇“禁实限粘”成果的同时,加大新墙材的推广应用力度。一是加强墙改专项基金的征收管理。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程序化、规范化操作,对符合规定的工程项目办理基金返退。全年对102个建设工程进行验收并按规定返退基金。二是加强对新墙材的质量监管。指导13家企业做好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换证工作。组织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参加2013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质量检验员岗位资格培训班,提升企业质量监管能力。三是积极推广应用新墙材。在对建筑工程项目墙体材料进行验收和行政服务窗口报审时,及时将有关政策和生产应用技术标准等信息提供给相关单位。目前,全区所有厂房工程项目和城区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全部使用非粘土墙体材料。
7.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待遇
我局现有离退休老干部310多人,老干部工作一直是全局一项重要工作。上半年,我们按照“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原则,全面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两个待遇”,努力为老同志搞好了各项服务。
一是全面落实政治待遇。根据年度计划部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组织了“十八大辅导报告会”专题学习活动,开展了参观新农村建设活动,先后参观了澄湖水生蔬菜基地,凌港模具产业园,江南文化园等甪直特色基地、园区等地,“七·一”前夕,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常熟蒋巷村,焕发了老党员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面貌。鼓励老同志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发挥余热,退休干部陆敬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夫人参加了社区老少绘画活动,创作了作品“琴瑟和谐”。离休干部王仁泽积极加入局组织“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并获得了三等奖。在党员“关爱基金”募捐活动,老党员踊跃参加,共捐款9550元。
二是不断提高生活待遇。认真做好有关人员的养老金基数申报、生活补贴调整、医疗费报销、节日费慰问金发放等工作,确保各项生活待遇落实到位。此外,加强网络化管理,依托老干部工作网络平台,在做好离休干部等重点对象月访外,其他人员做到每年两次访问,使电话访问做到了全覆盖,全年,共接待老干部的来电来访100余人次。同时,开通短信平台,及时将大家关心的信息告知老同志。坚持走访慰问制度,全年共计走访离休干部和部分高龄、重病等退休干部150余人次,并对部分因病致贫家庭及特困党员给予了困难补助。组织离休干部开展了健康体检以及健康疗养,举办“健康生活方式”知识讲座,鼓励上老年大学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健康、丰富晚年生活。
8.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保持系统稳定局面
2013年,坚持着眼大局,全力维护系统稳定局面。一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主要涉及原改制企业部分职工要求按新标准享受工伤补助,帮助解决社保待遇,因生活困难要求补助等问题。我们按照“主动热诚接待,耐心细致解释,严格统一口径,切实把握政策”的要求,根据信访反映的各类问题,及时作好处理和答复,并认真做好了思想疏导工作。全年,累计处理信访案件10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实,回复率100%。二是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稳定工作。原经贸系统共有企业军转干部140多人,占全区总数近一半。为切实维护军转干部队伍的稳定,我们积极做好了政策解释和思想疏导,并分批开展走访慰问,1-10月份,走访慰问32人次,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9.加强党的建设,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2013年,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以“明天更美好”为主题,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抓手,全面加强了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效能建设。一是抓教育聚人心。抓好领导班子中心组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的在职自学、各支部的政治学习和科室的周五学习等学习制度。开展十八大专题辅导讲座、十八大报告和党章知识专题竞赛、经典阅读节、岗位廉政教育等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激发干劲、提升能力。二是强组织聚合力。通过层层选拔,招聘了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实到机关工作;发动全体青年党团员结合十八大确立的方向,参与“新精神”专题征集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士气,提振干事创业热情。三是转作风提效能。结合全区“创先争优”、“明天更美好”等主题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心系千企强服务、转型升级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比业务、比作风、比业绩”竞赛、“党员亮身份、公开亮承诺”、“三走进三服务”“党员关爱行动月”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了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第三篇
(一)以创建省级工业强市为主抓手,全盘规划工业经济工作
按照《市工业强市建设规划》,推进四大服务平台、推进四大积聚区、实施四大工程、落实四大抓手的“四个四”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分解年度计划和责任分工,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及进度。并做好迎接省政府2013年4月份对我市工业强市建设的5个方面19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争取在全省20个工业强县(市、区)的排名升位。
一是着手进行电气工业设计基地、企业研究院、青年科学家计划等项目建设。按照规划要求,以企业化运作方式,由电气行业龙头企业、现有电气企业设计研发中心、渠道商和著名设计院校共同投资组建,负责具体开发、建设、运营及管理,全面建成集工业电气、新材料等研究开发设计以及产品检测、科技创新服务等一体的电气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基地,提升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培育大企业研究院,明确企业研究院相关扶持政策,由经信局、财政局、科技局牵头协调,确定了正泰低压智能电器研究院建设的基础上,再筹建1家大企业研究院。
二是全面启动省级工业强镇(区)建设试点工作。按照省里2013年工业强镇(区)建设试点的工作安排,按照创建要求,实施年度创建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目标,分解任务,制定工业强镇(区)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工业强镇(区)建设及考核方案》,确定柳市、北白象、虹桥、经济开发区为创建对象,编制与《市工业强市建设规划》相衔接的《工业强镇(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电工电气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湾港区新型临港集聚区建设,发挥对其他块状经济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加强对各类工业经济指标的日常监测工作,包括重点工业企业、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等,及时总结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为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思路和建议。同时,加大各级扶工政策的宣传力度。对近两年省、以及市出台实施的各类扶工政策进行汇总、解读和宣传,让广大工业企业了解政府强工兴贸的决心和力度,更好地利用和享受扶工政策的优惠。继续办好《工业经济信息》。
(二)以工业性投资为“牛鼻子”,着力扩大工业有效投资
紧抓工业性投资“牛鼻子”,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大投资大发展,重点是打好三个攻坚战。一是抓任务分配,打好全年度投资攻坚战。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计划安排,以及各镇街工业用地项目和工业产值比例,并分解至各镇街,力争全年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达到145亿元。二是抓项目对接落地,打好扩量提质攻坚战。开展工业项目专项督查、工业企业服务年等活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督促在建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重点往年已供地未开工项目。加强与土地局做好对接工作,谋划好工业用地出让计划,安排好各类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用地项目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项目库的建设,梳理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较高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项目,推荐给各功能区、开发区,促进一批优质项目落地。三是抓技术改造,打好项目增效攻坚战。制订扶工兴贸新举措,统一汇编各级优惠政策,积极加强宣传工作,引导企业加大“零土地”技改的投资力度。做好国家、省、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着重抓住国家第二次较大规模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机遇,组织实施第二次省级重大工业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推进180项转型升级项目,确保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0亿元。会同财政局进一步简化并规范我市本级各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申报和验收工作。组织实施工业新产品备案50项以上。加强技术中心建设,确保培育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四是抓工业用地保障,打好土地开发攻坚战。通过领导挂钩联系、工业用地督查、强化排名通报等措施,引导督促各地将建设用地指标向工业倾斜,配合国土部门,加快推进已完成评估的工业用地招拍挂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
(三)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做到中小企业工作出亮点
1、以今年开展的进千企解难题、工业企业服务年等活动为契机,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依托“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载体,在领导联系企业、部门服务企业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推进项目、服务企业的工作。
2、做好“百日专项行动”行动,加强沟通协作。按照《市风险企业帮扶和银行不良贷款化解百日专项行动方案》文件精神,启动各工作组进入常态化运作,将任务细化,明确工作分工,做到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积极配合各工作组开展风险企业排摸、企业帮扶工作,继续做好风险企业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加快现有风险企业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化解工作,维护我市经济金融稳定。
3、进一步做好企业培育。加强对百龙企业的培育工作,抓好“一企一策”的制定与落实。以“百千万”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抓手,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在的中小企业中推广使用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初步建立运行监测体系,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库,积极将其纳入省、市财政扶持发展专项资金范围,鼓励一批优质的有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融资,争取每年实现10家规模以上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实现30家规模以下微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培育初创型小企业实现成功创业。
4、实施管理提升工程。与行业协会和地方企业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辖区企业的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通过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本行业中的引领作用,带领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加速发展。
5、继续做好应急转贷资金工作。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帮助,进一步推进应急转贷资金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加快金融产品多元化步伐,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利用好省、市及市本级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债券发行平台,推荐优秀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探索企业从市场直接融资新渠道。继续推进市中小企业信用专项贷款工作,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规模。同时,进一步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工作。通过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和指导工作,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行为,积极推进银保合作,牵头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多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6、进一步强化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经信论坛平台聘请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我市,为企业负责人及其经营管理人员做专题报告,为企业诊断、把脉,提出科学、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继续开展企业家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政府、企业、院校的深度合作,加快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实现每两年对全市所有明星企业的高管进行一次培训的目标。
7、推动行业开展整合重组。推进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坚持由行业协会牵头,通过加强指导,推进企业联合兼并,促进企业强强联合,增强整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发挥规模效益。加大对行业整合重组情况的跟踪,加强政策指导,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示范效应,适时推进有关行业的整合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实施资产重组、挂大靠强、强强联合,实现跨越发展。
(四)以“七个一批”节能行动为重点,力争节能降耗求突破
在节能降耗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力求工作有突破。依法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管理,完善节能机制与政策体系,严格执行能评审查制度,着力实施“七个一批”节能行动计划,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监管,推动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确保完成年度和“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1、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分解任务责任到位,将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和重点用能单位,严格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能源统计体系。在抓好工业能源统计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一产、三产的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动态监管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用能情况。
2、依法实施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把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口”关。根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能评和竣工投产后的能耗评价。
3、加强有序用电工作,确保“双控”指标落到实处。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全市用电指标情况和区域电网负荷情况,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将有限的电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率。
4、着力实施“七个一批”节能行动。一是组织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抓好重点用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努力扩大清洁生产覆盖面,计划完成15家以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二是组织推广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三是利用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多种措施,加快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完成年度目标计划任务。四是完成一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监察工作,计划完成10家。五是组织一批重点用能单位能管员和镇、街道能源监管员培训。六是鼓励引导企业实施一批节能降耗重点技改项目。七是落实一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
5、大力推进非工业领域节能。实现节能工作从工业等重点领域向建筑、交通运输、商用及民用节能等社会各领域的深化推进,通过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标准、拓展能效对标活动。强化非工业领域节能目标考核制度,督促商贸服务业、公共机构、建筑、交通部门量化、细化各自领域节能工作。启动一批非工领域节能示范工程。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型公共机构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发展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6、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平台,大力宣传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有关节能降耗工作方针政策,深入宣传贯彻《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大力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形势和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采取的措施及先进典型,揭露、曝光严重浪费能源的行为和节能违法典型案件,不断增强公众的节能自觉性与相互监督意识,大力倡导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强化全民节能意识,着力营造全民节能降耗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以“两化融合”为核心,进一步夯实信息产业基础
信息产业是我局工作的一个新方向、新重点。在2012年基本全面铺开的基础上,2013年要进一步摸清底子,确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加快4G网络建设,创建“智慧城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一是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市信息办日常运行机制,明确部门分工,开展面上工作,理顺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产品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工业产品数字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市场营销电子化的重大建设项目,及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降低门槛,扩大范围,提高奖励标准。三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引导。围绕《市电气产业“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两化”深度融合政策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示范企业和项目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召开现场会、新闻宣传、培训交流、方案推广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参与“两化”深度融合。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速推广天地人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技术在电气集群的应用,抓紧提升中国百方网信息化服务功能,尽快完善电气集群云计算平台方案;积极筹建市信息化促进会,聘请有企业信息化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成立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大力培育信息化社会中介组织、服务咨询机构,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专业的全方位服务。
(六)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努力走好国企创新发展新路子
一是做好国企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国企领导班子的经营能力培训,加强国企领导班子反腐倡廉建设,做好国企第二梯队干部培训工作,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二是扶持国企自主生产。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国有企业全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经营,引导企业进一步完善规范内部机制,激活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的内在活力。对生产困难和停产的企业,则帮助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盘活用好现有资产,保障职工的正常生活、维护职工基本利益,使企业形势保持稳定。三要做好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安全培训、复训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做好17家国有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特别是民爆器材和危险化学品等仓库以及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工作,推进安全指标准备化建设,力争使具备条件的8家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四要做好维稳信访工作。加强不稳定因素排查力度,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疏通、引导的方式,消除矛盾冲突,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五要主动关心职工生产生活,解决其实际困难。六要创新思路,支持国有企业转业转产。帮助有条件的国有企业“退二进三”,也可以借我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产业的东风,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七要做好资产保值增值。做好财产登记,提高租金,提高收益,增产增收。
(七)以“六型机关”创建为引领,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
一是抓学习促提高。以“六型机关”、“文明机关”“、四好科室”创建和互学互比、五大项目为契机,加强局机关干部学习,特别是经济管理、公司法、法律知识等学习,提高服务工业经济工作水平。二是抓制度促完善。以提高为重点,抓好机关各项制度健全完善,进一步强我局机关管理。结合我局实际,完善《经济和信息化局机关工作制度汇编》等工作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机关管理体系。三是抓班子促和谐。抓班子,打造“以和为贵”的领导集体。局党委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重大问题、重大经费开支等问题提交班子集体讨论研究,不断完善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调动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干部职工事业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形成一种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争光创优的良好氛围。
(八)以争创一流为宗旨,加强党的科学化水平建设
一是党委自身建设争一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科学民主决策,坚持把党务公开与加强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增进班子团结,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党员队伍建设争一流。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坚持标准,严格把关,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和教育。把抓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和教育。把抓好队伍建设作为党建的关键要素,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作为关键环节来抓,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水平,提高党组织的整体效能。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争一流。把“学理论、把方向、出思路、谋发展、建班子”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中心任务,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把党建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大局中把握,结合企业发展任务开展活动,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抓落实,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我市工业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争先创优,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振兴实体经济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更上层楼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