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档频道 > 演讲致辞 > 读后感 >

《儿童的世纪》400字读后感

2014-06-21 
我们视&ldquo儿童&rdquo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并相信&ldquo童年&rdquo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有的。但从《儿童的世

读书人网精心整理,更多精彩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我们视“儿童”为理所当然的概念,并相信“童年”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有的。但从《儿童的世纪》所揭示的西方历史来看,在16世纪之前的中世纪,“儿童”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儿童只是缩小版的大人,混在成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劳动、竞争、社交、玩耍。如果用现代观点来看,这个时期堪称黑暗儿童史。直到中世纪末期,儿童开始与成人分离,此后,“童年”才开始成为现代世界的价值观。但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儿童和成人的界限再次模糊。对童年来说,这究竟会是覆灭,还是更生?

【阅读《读药》第105期专题:西方如何发现“儿童”——评《儿童的世纪》】

《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法]菲力浦·阿利埃斯著;沈坚/朱晓罕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文/赖国栋(厦门大学历史系讲师)

1941年,年鉴学派的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在《感受性与历史》一文中说:我们没有爱情的历史、死亡的历史,也没有怜悯的历史、残暴的历史,或者欢乐的历史。殊不知,当时已经有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在两年后出版了《法国乡村中的社会传统》。由于身为保皇派,且在当时大学里没有相应的教职,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以至这位学者在当时的法国学术界并不突出。直到1960年,《儿童的世纪》(以下简称《儿童》)的出版和传播才让他在学术界声名鹊起,该书也因此成了家庭史和心态史方面的经典。有意思的是,他的闻名还存在一个“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以至他“在巴黎的一份大周刊上变成了美国社会学家”。这位学者便是菲力浦·阿利埃斯。

《儿童》分三个部分:“儿童的观念”(“LeSentimentdel‘enfance”)、“学校生活”和“家庭”。阿利埃斯在分析了大量资料(绘画、玩具、服装、日记,以及学校课程的演变等)之后指出,“儿童观念在中世纪社会并不存在”,它到17世纪才被“发现”。中世纪的儿童在着装和绘画中都被当作小大人看待,而成年人也玩玩具娃娃、乐于品味童话故事。儿童观念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动力:家长的“溺爱”,以及近代的家长和学校老师更多地关注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作者在分析了诸多肖像画之后还认为,“在中世纪,不存在家庭观念,它产生于15和16世纪,在17世纪得到了最终的有力表达。”在作者看来,现代核心家庭“以父母子女团结起来的独立群体面对外部社会。这个群体的所有能量都用于帮助儿童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且“儿童先于家庭”。传统社会则是个“场所”(milieu),“组成这一’场所‘的是邻居、朋友、师傅和帮工、孩子和老人、男人和女人,”“夫妻家庭在其中被稀释了。”就是说,场所是社交性的,工作和游戏相互交织,因此,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没有得到刻意的区分。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展开,社交性已经没有了它的位置,由“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遏制了”。

很少有历史作品会像《儿童》那样同时吸引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儿童》的贡献之一在于从儿童的视角,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儿童以及与此相关的家庭生活,它并非是个恒常或自然的范畴,而是个不断变动的概念。《儿童》的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引入人类学、社会学、图像学的概念和方法,关注宗教与年龄(“生命周期”)、“家庭和社交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探索人类反复的日常行为。从经济基础转向对文化结构的探索,被认为是从地窖到阁楼的转变,是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兴趣转换,因此《儿童》是这种转换的实践示范。在当代家庭危机--例如被疏远的青少年、高离婚率、虐待儿童等--的大背景下,《儿童》甚至成为了现代家庭的参考指南,引导了诸多年轻的历史学家探索这个主题,例如J.-L.弗兰德林和风头正健的新文化史家罗杰·夏蒂埃等。

您感兴趣的文章:

《爱的教育》读后感优秀范文汇总(4月经典版)

《名人传》精选优秀读后感模板汇总(4月经典版)

《老人与海》读后感作文模板汇总(按字数整理)

读《雷锋的故事》读后感经典范文汇总(按字数整理)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精选范文汇总(按字数整理)

《童年》读后感精选范文汇总(按字数整理)

更多精彩尽在读书人网:www.ReadEr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