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网精心整理,更多精彩文章请查阅读书人网:www.READER8.CN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
陆键东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6月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文/刘京(杂志社执行主编)
五十年代广东知名的历史学家杜国庠曾与选修过陈寅恪“唐代乐府”一课的岭南大学胡守为开玩笑:你恐怕算是一个最高价的学生了。因为领最高薪水的教授只是指导个把学生,在陈寅恪的教学生涯中,选修陈寅恪所开课程的学生很少,有两个学期甚至只有一个学生在听他的课。
用薪水衡量教授的价值,显得我“三观”不正,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领到月薪200元以上的知识分子,凤毛麟角。
1956年,政府实行特定津贴制度,拟提升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到月薪500元。
让我们看一下入围的800位高级人才名单,从而一窥当时教授提薪之前的状况:
俞平伯,185元;
顾颉刚,218元;
翦伯赞,217元;
向达,202元;
季羡林,184元;
王力,184元;
陈寅恪253元。
郭沫若因为领衔中科院院长的行政职务,月薪为500元。(P153)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陈寅恪晚年学术成就光耀千古的二十年,亦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洗礼的廿岁遭际。陈寅恪对古代“士”的出与处尤其注目,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正是陈寅恪,这位典型中国知识分子个性鲜明的写照,通过此书,我们不仅可以明了一代史学大师人生品格,更可认识那段讳莫如深,在高中课本中只占不到一页的历史。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藉此书了解到历史的一个剖面。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1966年秋冬之际,大字报已快把陈寅恪淹没。当年的目击者是这样形容当时情形的:大字报之多,已经覆盖了整幢东南区一号的楼房,红色的砖墙已被掩盖得看不见。又因为大字报是白纸黑字。整幢楼显得阴森可怖,活像一口纸棺材。楼房四周的树木也挂上了长幅标语,每有风吹,犹如片片白幡在招魂。有一段时期,大字报甚至贴到了屋里,贴到了陈寅恪的床头前。”(P452)
陈之超然,在于他是顶尖的,固然异于芸芸大众或普通知识分子,但其对困厄之感必倍于常人。中年目盲,暮年膑足,肉体之伤痛加之重重叠叠的运动冲击、精神压力,而陈之卓绝正在这诸许困厄苦难中崛起,而坚持完成晚年煌煌大作《柳如是别传》。
李洱说:台湾的朋友认为自己是在岛屿写作,其实从文化传统上讲,台湾不是岛屿,大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反而是岛屿。1949年以后,台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断裂,与西方文化没有割裂,而大陆反而同时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割裂,只有与传统发生关联,与西方文化进行互动,文化和文学才可能焕发生机。诚哉斯言。
您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