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洞的入口在中洞。洞口兀立着高达七米的钟乳石笋,如中流砥柱,昂然挺立,因名“砥柱峰”。石钟乳是溶洞的必然产物,因为水的溶蚀,山体的石灰岩被溶出了空洞,而流淌在山表从洞顶岩层滴下的水中也就含有了丰富的碳酸钙,滴在石上又慢慢地沉积堆聚,象树木一样地长高变粗、参天成峰。滴水穿石和滴水成石就这样奇妙地同时在溶洞里较量着,二个相反的过程造就了洞奇石美的旷世奇观。当然这个过程十分漫长,“砥柱峰”的形成至今已走过了3 万多个春秋。“砥柱峰”在古时称“玉树灵根”,上面有一尊接引佛,因此又叫“小须弥山”,是善卷洞的当家宝贝。绕过巨石,进入洞中,宛若神仙洞府。中洞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长602至70米、宽14至45米、高11至12米,足可容纳二、三千人。穹顶,异石高悬,奇峰倒挂,有青、白、黄、绛诸色,好象是用宝石、翡翠、琥珀镶砌而成,瑰丽多彩。石厅两旁,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脑袋都朝着洞口,像是守卫善卷洞的两名卫士。岩壁隐约可见远自南北朝以来的文人题刻,内镌有一联云:“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故有狮象大场的别称。。
跨上台阶,就到了冬暖夏凉的上洞。上洞,形如螺壳,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比中洞大一倍。上洞仅有一个出口,高处封闭。由于该洞正处在螺岩山的中心部位,洞中不见曦日,常年气温保持在23摄氏度—27摄氏度,冬暖夏凉。洞内霞雾迷漫,烟云缭绕,故又称“云雾大场”。洞中景物也因此增添了一种朦胧美。洞中的石钟乳、石柱、石幔,或悬或挂,或耸或卧,琳琅满目。似形状物,发人遐思。洞中央有两株五、六人才能合抱的石柱,连绵到洞顶,虬根蟠屈,枝叶纷披,其间小枝分披,或孤削似笔,或密聚成簇,酷似凌寒劲放的红梅,故有“万古双梅”之称。洞顶有一只展翅飞翔的硕大蝙蝠,身后还紧跟着几只小蝙蝠,万福来朝、五福临门、福寿双全自是人们心中的吉祥如意。环壁更见五彩斑烂,翠绿的葡萄,橙黄的佛手,白嫩的鲜藕,振翅的白鹤,还有通天石松,梅花屏风等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的钟乳形态多变,在不同的角度看,一会儿像猿猴,一会儿像蛤蟆,一会儿又像狐狸、像海豹……湿泳漉的石钟乳不断渗出涓涓细流,曲曲折折汇集成大小各异的池潭,仿佛一颗颗晶莹透亮的明珠辉映着洞中的瑰丽和光彩。最大的池是“娲皇池”和“盘古池”。传说是这两位“炼石补天”、“开天劈地”的历史神话人物洗澡的地方,现今成为映照洞中美景的耀眼明镜。顶部的石乳倒映在潭中,更见奇异天成,荷花倒影、万古寒梅、乌龙喷水、金鸡独立、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越发栩栩如生。(作者:sunmg)
善卷之奇,奇在下洞和水洞。下洞洞身狭长,长约180 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 米多高的石陡坎。每当大雨过后,急流飞瀑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声若雷动,“千涛万浪上边来,倒挂银河笑口开,收入先生肠腑里,荡为湖海郁为雷”。自上洞梯口至下洞,105级石阶盘旋而下,途中的“波涛门、风雷门、金鼓门、万马门”四道门却是听瀑的好地方:先是轻波细涛的柔媚,渐若风雷隐作之激越,继则金鼓齐鸣的铿锵,终如万马奔腾之雄壮。山路虽崎岖,但大自然创作的天籁神韵却给人以乐趣和力量。恰似牧笛悠扬,奔突喧虺的瀑声引人进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眼前展现的是一派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如果说上洞像一座天然的动物园,下洞则完全是走进了植物世界,空气中也仿佛充满了绿色的芬芳。
与后洞相连的水洞,又名龙洞,原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120米,最宽处6米,最深处4.5米,水面距顶只有2米左右。其中水关”是水洞岩层最低处,船行到此,游人需俯首侧身才能通过。从“壑心”乘船,须经“水关”、“地鳌门”、“三湾”三个接近九十度的大湾才能出洞。轻舟一叶,荡漾其间,船行洞中,时暗时明,奇妙之处尽在“壁堵疑无路,水迥别有天”。洞顶不时有水滴下,似一首永不停息的 “滴水协奏曲”,偶尔有几颗冰凉的“仙水”滴落在游人的颈项,引起一声惊叫,几多欢笑。善卷洞中划船也与众不同,船工手中的木桨,不是在水中划行,却总是向岩石上撑,“船在水中行,浆朝天上撑”,“朝天撑船”果然自成特色。导游念叨着清人谢方连的《善卷小水洞》诗:“石晴闻雨滴,窦冷欲生风,只恐弹琴久,潭深起白龙”,天光也渐渐漏入了幽暗的峡谷,直至崖壁上出现了梁代书法家陶宏景所题“豁然开朗”四个苍劲大字,天地也终于豁然开朗。
舍舟登岸,适逢阳春三月,桃花盛开,青松翠柏,沿绿荫小溪行,如入桃花源。后洞西南,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中立一碑,高二米,上刻“碧鲜庵”三字,系唐代司空李蠙所书。碧鲜庵为东晋上虞女子祝英台读书处,庵旁有“晋祝英台琴剑冢”,西南有“英台阁”、“三生堂”、“碧藓园”“蝴蝶轩”等古迹。明万历《宜兴县志》载:“祝英台读书处,号碧藓庵。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即传说中梁祝化蝶的那一天),千百对蝴蝶在青山花丛中比翼双飞,其间有一对硕大的蝴蝶于中午时分出现,据传是梁祝的精灵所化,双双飞舞,最后绕亭三匝,飞向碧鲜庵后隐去。古人有诗纪之:“清阴寂寞云松路,蝴蝶双飞芳草间。”“蝴蝶凝山魄,花开想玉颜。”“蝴蝶满园飞不见,碧藓空有读书坛”。许有毂①诗:故宅荒云感废兴,祝英台去锁空陵。年年洞口碧桃发,蝴蝶满园归未曾”。
梁山伯、祝英台凄婉哀绝的爱情故事,留下了千古未泯的哀怨,后人怜之,洒下一掬掬的同情和叹惜,因此而形成了历久不衰的“梁祝文化”。与传统的《梁祝》不同,虽然上虞祝英台、会稽梁山伯的原籍未变,宜兴版的“梁祝”把读书之处却从杭州移到了阳羡山中的祝陵村,实在蹊巧得令人摸不着头脑。宜兴“梁祝热”的兴起当然不是现代人的心血来潮:明朝万历《宜兴县志》古迹志说:“祝陵在善权山,其岩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藓庵。”清·邵金彪《祝英台小传》云:“祝英台小字九娘,上虞富家女,生无兄弟,才貌双绝,父母欲为择偶,英台曰,儿当出外游学,得贤士事之耳。因易男装改称九官。遇会稽梁山伯亦游学,遂与偕至义兴善权山之碧鲜岩,筑庵读书同居同宿三年,而梁不知为女子。”史书上其实并没有肯定的记载,但“俗传”二字让多少事坠入了似是而非的模棱两可之中,后来的人信以为真,于是以讹传论。但世间总不乏寻根究源之人,清人吴骞就对此提出过异议:“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事类于诞。然考《寺志》,齐武帝以英台故宅创建,又似有其人,特恐非女子耳。骞尝疑祝英台当亦尔时一重臣,死即葬宅旁,而墓或逾制,故称曰陵。碧鲜庵乃其平日读书之地,世以与妆化蝶者,名氏偶符,遂相牵合,所谓俗语不实,流为丹青者欤。”但不管怎么说,传说总是传说,那用意也无非是唤起人们对对梁祝的同情。邓拓在1960年游览善卷洞时,也为祝英台琴剑冢写下了赞扬的诗篇:“普天儿女哭英台,泪尽相思百代哀。琴剑沉埋心不死,千年封建化尘埃”。宜兴兴起的这股“梁祝文化”热,多少也为宜兴这一片美丽的山川添彩加秀。
[诗经诗词鉴赏] [李白诗词][元稹诗词][李清照诗词鉴赏][屈原诗词鉴赏][杜甫诗词]
[李商隐诗词][苏轼诗词鉴赏][乐府诗词鉴赏][白居易诗词][杜牧诗词][陆游诗词鉴赏]
[三曹诗词鉴赏][孟浩然诗词] [韦应物诗词] [辛弃疾诗词鉴赏][陶渊明诗词鉴赏]
[王维诗词][其他唐诗][柳永诗词鉴赏][其他诗词鉴赏] [黄庭坚诗词鉴赏] [其他宋词鉴赏]
[现代爱情诗][英文爱情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短篇散文][伤感散文][古代爱情诗][经典爱情诗][抗震救灾诗歌][奥运诗][爱情散文][英语散文][伤感爱情诗][名家爱情诗]
[诗词名句][诗歌朗诵稿][抒情散文][经典散文] [心情散文][哲理散文] [网络散文]